2013年第2期第四版
版面选择
如何正确使用味精
2019-04-17
味精具有强烈的肉类香味,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能很快分解出谷氨酸。谷氨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氨基酸,对智力发育很有帮助。人体可自行合成谷氨酸,不完全依赖于食物供给。在烹制菜肴过程中,适量、合理地使用味精,可以使菜肴味道鲜美,促进食欲,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高温。70-90度时,味精的溶解度最高,鲜味最浓。当温度在120度以上时,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就会变成焦化的谷氨酸钠,影响了鲜味。
2.不能在含碱或小苏打的食物中使用味精。因为碱性溶液中,谷氨酸钠会生成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失去其调味作用。
3.不要每菜加味精。由于鸡、虾、鱼、肉等有浓郁的自然香味,如果再放味精,反而会破坏其原有的鲜味。每莱都放味精,会对味精产生依赖性,再吃不放味精的菜会觉得食而无味。
4.凉拌菜不宜使用味精。凉拌菜温度低,味精不易溶解,不能起到调味作用。
5.蒸、煮、急火快炒的菜及各种肉馅不宜多放味精,以免加热过程中使味精变成焦化的谷氨酸钠。
6.烫菜及炒菜时不要过早放味精,应在临出锅前加入。
营养科 曾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