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选择

你知道怎么正确饮水吗?

2019-04-12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还是我们体内各种生理化学反应的介质,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转运也需要通过血液循环来完成。如果饮水不足可引起口渴、烦躁、全身无力、血压下降,严重脱水者甚至会引起死亡。可见饮水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你知道如何正确饮水吗?

◎每人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每人每日约需1200毫升,约为6杯水。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有大量体力活动或暴露于高温环境下的劳动者,由于他们经常出汗使得水分丢失增加,因此每日每人饮水量也须增加,可增加至2升以上。另外,水分的丢失常伴随电解质的丢失,因此对于这类人群可选择淡盐水补充。

◎如何科学饮水?

1、早晨起床后可饮用一杯水。这对于预防血液粘稠有一定作用。人体经过一夜睡眠之后,存在水分的丢失,使得体内缺水,血液粘稠,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因此在早晨起床后饮用一杯水,可快速补充水分,改善体内血液粘稠的状态,减少血栓形成,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2、提倡饭前饮水。空腹时饮用水,水在胃内停留时间较短,能很快吸收入血,快速补充给全身血液,从而保证进餐时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3、不要一次大量饮水。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胃肠负担,稀释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还容易引起体内体液浓度的变化,产生不良后果。建议少量多次饮水,每次约为150-200毫升。

4、不要口渴才喝水。感到口渴才喝水是很多朋友的习惯,实际上当身体发出口渴信号的时候细胞已经处于极度缺水的状态,这时补水已经晚了,因此应该养成每天定时补水的习惯。

5、少喝“回锅水“。回锅水是指反复加热煮沸的水或烧开的隔夜水,经过反复煮沸后,钙、镁、氯和其它重金属元素含量会增加,亚硝酸盐含量也会增加,长期饮用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日常生活中少喝回锅水,尽量保证开水现喝现烧,更不要将已经冷却的水重新加热或兑入生水重新煮沸。

(营养科 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