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0期第四版
版面选择
美丽心情:半山寨
2019-04-16
阿坝州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伫立半山上的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那是藏民们的居住地。我出生在半山腰的一所学校里,当然不是像藏民那种石楼,但成了我一个情结,对半山腰的房屋有着特别的情感。加之我的一个同学毕业后就在阿坝州马尔康一个藏民为主的地方工作,在信中给我描述过党坝的半山寨。
在甘孜州的色达县及道孚等地看到了与阿坝州有些类似的半山寨,今年9月在西藏甘南地区也看到了藏式民居的半山寨,惊奇有的房顶呈粉红、果绿、天蓝色,在群山中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与阿坝州的半山寨风格有些不一样。同学笔下的半山寨又是以西索民居为代表,具有嘉绒藏族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
半山寨的房屋多为木屋架,用土围墙或石围墙,坐向不一,伴山而生、倚山而造,傍势而立,是用山中的石合泥砌起的幢幢石楼藏式民居,多则两层,最高有四层,建筑艺术独特,看上去下大上小,听朋友说石楼重心向内,稳定性强,与羌式民居楼体外形八角、六角、五角、四角的传统石碉楼风格迥异。高原的日光格外强烈,如果在春夏季节,半山寨以青山为背景,翠绿中呈现一片银色,加上蓝天白云的衬托,显得格外晶莹耀眼。
石楼每层有一两个窗口,听说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窗框很讲究,多是彩绘装饰,用上了雕刻、绘画、上彩等技巧,民族特色浓郁,也看到过用石头色差与主墙体区分开来,很朴素的那种窗户,总之自成格调的窗户,在建筑装饰部分体现自我审美观,融入藏家主人的情感、情绪、趣味和意念。
最喜欢的是山寨四个屋角的尖点缀着白石头向上挺着,四角顺势形成的角锋,直指蓝天,给人一种气势,像仰起的永不知疲惫的头,也许是在沐浴山野里的清晨第一缕清风,感悟流星划过的夜空的悲壮,抑或是在翘盼山外更加精彩的天外天地外地;被风残蚀的墙,犹如一座丰碑,彰显它的久远和古老,凝聚着半山人千百年来修铸山寨的个性和成就感。寨口、房前、房顶立有随风飘动的五彩经番,给原本神圣与古老的况味里兀自增添了灵动与神秘。
藏民多依山形,顺坡势在半山开垦出图案样的地,年复一年在上面耕耘和收获,这片土地便是梦想和希望的摇蓝。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男女老少,尊卑贵贱在这里被习惯界定得非常清楚。生活虽然闲散,却很规矩,正如我朋友在信里所说藏家的第一缕炊烟是女主人点燃的,每一桶水是姑娘们背回家的,第一把糌粑是捏给老人们吃的,每一碗香甜的奶茶花是男主人喝的……
清晨的半山寨是最美的。你看,朝阳的霞光映在雪岭,山涧、小溪,清风拂散残露时,云雾从山脚下袅袅升起,似一根乳白色的绢带轻轻绕着山寨,若隐若现,背水姑娘婉转悠扬的山歌,穿过云雾,绕过翠林,淌过小溪,尾音拖的特别长,而且带着颤音……朦胧的美里透着秀气、灵气,还有些许仙气,宛若世外桃园。
到过这里的人们,心中都会留存着对半山寨古老、纯朴、恬静、边远,还有点灵气和仙气的鲜活记忆,它是川西北高原上万淙翠绿之一斑,延绵千里大山的一凸隆。
想有一天再去感受半山寨的古老、纯朴、恬静……
(崇州分院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