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选择

像一名真正的战士一样战斗——记急诊急救部护理组

2019-04-11

凌晨一点,整个城市已经酣然入睡,急诊急救部却依然灯火通明。值班护士程丹和同事们刚刚处理完一名醉酒的患者,喧嚣的抢救室又恢复了平静。患者谩骂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程丹赶紧去值班室换下被吐了一身的工作服。

今晚的电话很少,整个急救部静悄悄的,仿佛听得见这个城市的呼吸。程丹毫无困意,多年的急诊生活,已让她完全适应了这样的生物钟。凌晨两点一刻,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有一批食物中毒的患者马上要送到医院来。程丹详细了解了情况,立即通知医生,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迎接患者的准备。

这一夜,又是一场激烈的战斗……

时刻准备着与死神搏斗,这就是急诊护士的使命。在她们的字典里,生活和工作已经完全无法区分。有人说,人生必须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她们而言,这只能是一种奢侈,她们有的只是无数次说走就走的加班,留下被爽约的家人和朋友。


精心淬炼打造多面手

每天晨交班后,急救部的护士们都会响亮地喊出她们的口号“我工作,我快乐”,随即以饱满的热情开始一天的战斗。

急诊急救部是危急重症患者的必经通路。来这里的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多端、时间紧迫、抢救频繁,因此对护士的要求也格外严格。她们不仅要掌握过硬的急救技能,还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状态。每一个护士都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常年在急诊急救部这个特殊环境的淬炼下,她们个个英勇善战,成为医院里顶天立地的“女汉子”。

目前,急诊急救部共有护士27名,其中男护士两名,本科学历6人。到这里轮转的护士至少都具备3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综合素质好,即便如此,一个新手要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工作能手,也需要一年左右的周期。

由于急诊急救工作节奏复杂多变,而且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除了每个月定期举行的科室理论学习和操作培训,平时护士长总是会见缝插针地利用时间进行强化培训,以促进护士们知识的更新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优质服务让患者有更愉悦的就诊体验

作为医院的重点窗口部门,急诊急救部不仅反映出医院的整体医疗救治水平,同时也是医院形象的展示。为了不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她们首先从改变形象和环境着手,不断丰富优质护理的内涵。

科室统一购买头花、挂表、挂牌夹,规范着装和礼仪;在急诊分诊台设立优质护理流动岗,将优质护理服务前移,主动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咨询和导诊服务,将分诊和咨询工作有效分流,既有效引导和分流了患者,又大大提高了分诊工作效率;同时在分诊台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提供急诊病历,为医生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患者”的主题活动,持续改进工作流程。这些举措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高度认可。


人文关怀团队更有生命力

急救部的“急诊圈”里总是热闹非凡,这是大家用微信建立起来的心灵家园。聊工作、聊生活、聊玩乐,不仅仅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也让护士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从细节处着手,一个设计独特的小小开水箱也带着文艺范儿。为了培养大家的人文修养,护士长不断挖掘每个护士的长处。周航在急救部工作两年,平时喜欢关注健康养生,是“急诊圈”里有名的养生达人,于是科室里专门开设了一次养生课堂,使大家开阔眼界,也增添了生活趣味。

科室每年举行一次拓展训练,定期举行家庭聚会、亲子活动,这些形式都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也赢得了家属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使整个团队更具有亲和力、凝聚力和生命力。


白衣天使像一个真正的战士一样战斗

马黎在急救部工作已经12年了,尽管工作压力非常大,但她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她说除了偶尔感觉到身体的疲倦外,这里的一切对她还是那么新鲜,有吸引力。你永远无法预计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随时都可能面临不一样的挑战。

马黎是这个团队中唯一一名加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队员,她曾参加过汶川、芦山、尼泊尔等多次抗震救灾的现场救援。每一次出征,都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现场强烈的心理冲击让她不断思考自己的价值,不断拷问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在她看来,做一名真正的白衣战士,全心全力地救治患者,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也许正是这种热爱,让这一群急诊的女汉子们,在面对各种委屈和辛酸时,依然选择了坚守。每天她们都会面对危急重症患者,或生命垂危,或献血淋淋,或蛮横无理,或是各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她们总是无怨无悔,像一名真正的战士一样去战斗。

采访手记:急诊,这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却时时处处散发出温情的味道。正是因为心中有患者,才把这个“急”字演绎得淋漓尽致。从每一个流程设置,到每一个干净、利落的操作,处处急病人所急,为每一个生命争分夺秒,让这一群“女汉子”们因这格外的柔情而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宣传部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