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6期第四版
版面选择
《四川日报》报道我院奋力谱写“中国梦”省医篇章
2019-04-17
(上接1版)号难挂,尤其是在大医院,这是人们普遍的感受。省医院在全省率先启用的病人服务中心,患者在这里既可以预约门诊,也可以预约检查,这一方式又为患者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同时,医院还展开了门诊各楼层挂号收费、就诊电子叫号服务;开设门诊疑难病会诊服务,解决疑难、复杂病人确诊问题;实行首诊、首问负责制,设立医保、公费医疗审批一站式服务,开通门诊自助收费系统等60多项便民措施。
今年5月17日,从宜宾来到省医院就诊的陈大东,就诊完后径直来到窗口前。在出示相关证明后,医院当即完成了他的新农合补偿手续。据了解,省医院为方便外地患者,率先开通了异地新农合结账系统,为患者在省医院的就诊简化了程序。
优质的医疗资源就应该为更多的群众服务。让专家们走出医院的大门,到社区去、到农村去、到边远的山区去,为最基层的群众服务。作为大型公立医院,医院努力履行公益责任,积极实施“松散型医疗集团”和“全域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战略,成为全国首批医疗联合体,有效带动了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壮大。医院每年派出医疗队对口支援阿坝州人民医院,北川县、金川县、通江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仪陇医疗卫生,为基层送医送药,培训基层医护人员。
提升技术 让患者在这里称心
5月27日,在省医院门诊大厅外,一场“生命接力赛、共筑健康梦”的器官捐赠公益宣传活动正在进行。14岁的张治强在接受器官移植后,将重新走进阔别4年的学校。
他的父亲说,这要感谢器官捐赠者,也要感谢省医院的医疗技术,让小治强又能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了。
省医院不仅开展了全省首例脑死亡器官捐献手术,全省首例腹腔镜取肾等新技术手术,而且移植患者成功率达到100%。在省医院,类似的高新医用技术每年都有10多项。
以重点特色学科建设全面带动医院向国家级层面迈进。在省医院,检验科、临床护理、肾脏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眼科、肾内科、神经内科、超声医学、检验科、性病科、皮肤外科、感染科、老年医学科、神经外科、儿科、骨科、卫生管理、器官移植、消化科等15个学科是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国家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全国脑卒中筛查防治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等一批国家基地落户省医院。省医院新组建的细胞移植中心、儿童医学中心、心身医学中心、心脏外科中心运行良好,科研水平已达到国内一流。
人才是技术的关键。省医院启动的“百人培养计划”、“百人引才”计划,选拔了89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给予重点培养,成功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7人。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首批“四川省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试点单位”,仅去年省医院就成功申报国家和省级各类科研项目111项。
成绩只属于过去,新的蓝图又摆在了面前。省医院今年的人才与科研工作规划,把以“双百计划”为核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针对重点学科、项目、岗位,面向海内外引进学科带头人和业务技术骨干,在着力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方面又迈出了大步。而积极推动异种器官移植相关研究、人类遗传疾病基因研究和新药创新平台等科研项目,也已初显端倪。
“‘中国梦’寄托着全体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全体省医人都是‘梦之队’的成员,都是伟大‘中国梦’的参与者,我们一定要放眼长远、脚踏实地,用实干打开梦想的大门。”李元峰院长铿锵的话语道出了省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心声。
(石小宏 杨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