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7期第四版
版面选择
医护手记:情系色达
2019-04-17
今年五月,我和儿科医生刘晓敏,带着医院的重托,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踏上了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开始了我们的援藏之旅。
色达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是甘孜州海拔最高、气候最寒冷、自然条件最差的以藏族为主的纯牧业县。虽然临行前我们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初来乍到,天气还是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五月的温江,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可是这里还是大雪纷飞,没过几天我居然生了冻疮。至于缺氧,那更是难以忍受,上二楼中途也要歇一歇,连着喝几口水也会喘粗气,口唇、甲床发绀,晚上睡觉头痛欲裂,不过运气好的是我们正好赶上了自来水开通,不用再到水井里去提水啦!
条件虽然艰苦,可是色达县医院的新同事们对我们非常好。色达县医院是一家“二乙”医院,共有职工70多人,其中护理人员20多名,严重缺编,根本没有办法轮班,医生和护士都是连续上班24小时,非常辛苦。院部安排刘晓敏在门诊儿科(内科),我在门诊注射室上班。门诊只设内科和外科两个诊室,工作量也非常大,平均每天有一百五六十个病人。
藏族老乡对医生护士都非常尊敬,也非常信任。有一次,一对年轻的藏族夫妻,抱着一个皱巴巴的骨瘦如柴的小婴儿来输液,小孩的嘴里叼着一个冷冰冰的奶瓶,孩子看起来像两个月大小。我问他们小孩怎么啦?他们听不懂我说话,旁边的病人帮着翻译,我才知道,原来小孩拉肚子,而且已经8个月大了。看着这个孱弱的小婴儿,我想这一定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他们还没有育儿的经验。给孩子输上液体后,我让年轻的父亲把冷牛奶倒掉,帮着洗了奶瓶,重新装上温开水让孩子喝。过了一会儿,小伙子来到我面前,叽里呱啦边说边比划,我以为小孩有事,赶紧走过去。旁边的老乡听完小伙子的话对我说:“门巴(藏语医生),他想请你教一教他们怎么喂小孩,该吃啥东西才长得好。”看着夫妻俩淳朴又充满期待的眼神,我一古脑儿把我所知道的小孩子该吃什么喝什么、如何保暖、如何清洁卫生等等,都讲了一遍。小夫妻毕恭毕敬地听完,不停的对我说谢谢。上班时间久了,很多老病人都知道我是援藏的老师,对我非常友善,有些病人还非要我这个汉族的“门巴”给他们输液。每当这时我都有点激动,毕竟在这个偏远又复杂的民族地区,我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想,既然藏族老乡如此信任我,工作上哪怕是再累一点也是值得的!
除了院内日常医疗工作,医院还要派出工作组定期到各个乡镇巡诊、义诊。由于交通不便,有些地方要颠簸一整天才能到达,可想而知,那些地方的牧民要看病是多么艰难。当我随着工作组深入到牧区,看到牧民的生活状况,我迫切地想要为他们做些事情。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的梦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去护航百姓的健康梦,色达人也有自己的梦想,他们梦想着能尽早享受到基本医疗全覆盖的日子,早日摆脱缺医少药的困境,生活更好。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美丽的金马大草原的草会更绿、花会更香、水会更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将更加和谐、健康,安居乐业!
温江分院 吴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