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选择

关注血液中的“油”

2019-04-16

血液中血脂的水平关系着心血管的健康,高脂血症是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基础。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每年死亡人数中心血管疾病占1/3,患高脂血症的人血脂控制达标率只有26.5%,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控制达标率仅有16.6%。因此,血脂的监测非常重要。血脂就是血液中的脂肪和类脂肪,脂肪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

哪些人群应该关注自己的血脂水平?

20岁以上成年人应检查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凡是有家族病史的、肥胖者、长期吸烟、已患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应该定期检查血脂。

血液中胆固醇越低越好吗?

总胆固醇包括游离的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后者由胆固醇和脂肪组成,占总胆固醇的60~80%。血液中胆固醇的正常浓度是成人<5.17mmol/L,长期超过正常值,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那么,是不是血中的胆固醇越低越好呢?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肾上腺素、性激素和维生素D的原料,如果浓度太低,合成这些活性物质的原料不足。胆固醇也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血液胆固醇浓度太低,细胞膜的流动性差,脆性大,很容易受到伤害。胆固醇过低的人,还容易发生脑出血。有研究显示,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癌症的发病率呈U形关系,即血中胆固醇浓度太低或太高均对健康有害。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健康有何关系?

血中的甘油三酯主要来自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在肠道分解成脂肪酸、甘油,吸收入血后在肝脏和小肠重新合成甘油三酯。人体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甘油三酯提供,多余的甘油三酯则储存在体内,长期以往还会导致肥胖。因此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除了和脂肪摄入量有关,还与糖类的摄入量有关。血脂中长期高浓度甘油三酯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血液粘稠,促进血栓形成、引起冠心病。

升高和降低血脂的食物成分有哪些?

引起血脂升高的罪魁祸首当属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肥肉、动物油、椰子油。膳食中所占比例过高不仅升高血脂,还会引起能量过剩导致肥胖。升高血脂的第二因素是糖类。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是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之一。

帮助降低血脂的食物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前者的代表是油酸,后者的代表是亚油酸和亚麻酸。他们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此外,还有膳食纤维也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高血脂患者应该怎样选择食物?

高血脂患者应该远离油煎炸食物、内脏类食物、奶油蛋糕、甜点、含糖饮料、腌制、熏制制品、烟酒等。相反,可以选择植物油作为烹调油,但量不宜摄入过多。多选择鱼、虾、瘦肉、禽类等含优质蛋白质、低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多选择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适当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血中的“油”自然能回到正常水平。

(营养科余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