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10期第三版
版面选择
浅谈冬季养生
2019-04-19
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此时万物生机皆毕藏蛰伏,昼长夜短,同时天气干燥,容易使某些慢性疾病复发和加重,因此冬季要适应气候变化,不要轻易扰动阳气,要使精、气、神都深藏于体内,避寒取暖,养肾保精,才能以健康的体魄迎接春天的到来。所以“冬藏”是顺应四季规律的传统养生论,务必要保养好精气,精气存,才能身体健康。
冬季养生应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1. 早睡 《黄帝内经》里提到要“早卧晚起”。在冬季,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说:“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此,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切记“养藏”,同时也应注意保暖。
2. 护脚 冬季人们应爱惜自己的双足,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勤换洗鞋袜。每天坚持用温水泡脚,还可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坚持每天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一双舒适、暖和轻便的鞋子也很重要。
3. 多饮 冬季人体虽说不会像夏季那样大量失水,但大脑和身体各个器官的细胞也需要水分来滋养。一般来说,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当不少于2000毫升。
4. 调神 冬季寒冷,容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感到压抑。调节情绪低落往往就需要多活动,一些有趣的活动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如慢跑、跳舞、踢球等,有条件的在家做“五禽戏”更是一个好方法。但是这些活动也应该有个度,过度的运动不仅不会提高情绪,相反,会使你感到更加疲惫,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5. 防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使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复发或加重;寒冷的天气还会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还会使血压升高或引发溃疡病,风湿病加重。所以在冬季应当尤为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肌体的不良刺激,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和抗病能力。
6. 通风 冬季门窗紧闭,室内空气质量很差。一般来说在冬季,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严重数十倍,所以应该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7. 粥养 冬季养生应多食热粥,常吃此类粥具有增加能量和营养功能。早上起来服食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为合适,还可食用可安神养心的桂圆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