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3期第四版
版面选择
青年面孔
2019-04-09
人物名片:邹玉蓉,女,硕士,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原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现任四川省医师协会肾病医师分会委员,成都市医学会肾病专委会委员。
和肾科结缘,源于20多年前。当时作为内科住院医师轮转肾科时,印象中肾科医生能清晰区分肾病综合征和肾炎综合征就不错了。受制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当时可以选择的药物也不多,病人被诊断“尿毒症”就像被判死刑一样,看到太多绝望的眼神。我想我不会选择这个专业。
没想到后来阴差阳错,我还是被王莉主任游说加入了肾科的团队,开启了我最忙碌而富有激情的临床岁月。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肾脏疾病的诊治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科主任高瞻远瞩,意识到我们在肾病诊断上的瓶颈——肾脏病理。很多肾脏疾病仅仅通过血、尿或影像学难以诊断,并且肾病需要临床和病理非常紧密的结合才能做出清晰的诊断。
在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被委以重任,先后两次到北京进修学习肾脏内科及肾脏病理技术,师从我国著名肾脏病学家谌贻璞教授和肾脏病理学家邹万忠教授。深入学习了肾脏病理,为能更加全面而系统地掌握肾病知识,学习期间从早到晚“泡”在肾脏病房和病理室里,还经常穿梭在北京几个著名的大医院听课,参加临床病理讨论偷师学艺。回到医院后,在科主任的全力支持下,于2006年在省内最早开始筹建独立肾脏病理室。有很长一段时间既要管理病人也要完成肾脏病理阅片。回想那段日子,夜班、加班,没有完整的周末、节假日,家人已经习惯不为我做出行计划,一路走来,充满着艰辛与欢乐。我们诊断了以往只在教科书里才能看到的疾病,让一些以往认为是“终末期”的肾病患者通过肾活检获得康复的希望。
近几年,肾科连续在省内开展“肾脏病理新进展学习班”,极大地促进了我省肾脏病理开展和肾病诊断水平。在长期的慢性肾脏病随访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生命的延伸,很多肾病患者回归了社会和生活,与这些老病人一路相伴,慢慢体会出真实的医患关系,这才是这份工作的价值所在。虽然依然辛苦,但每一个肾科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全身投入,血液透析技术,腹膜透析技术……如今,肾脏科在专业内各个领域开花结果,我有幸成为这个团队里的一员,希望看到更多生命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