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6期第四版
版面选择
身边的榜样 老党员徐孝麟二三事
2019-04-11
人物名片:徐孝麟 男,79岁,药学部前副主任、主任药师,中国共产党党员,党龄35年,2017年获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待人友善。退休19年,人退心不退,一如既往关心医院和科室发展;乐善好施,积极传播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省医人都亲热地称他“老徐主任”。
心系药学部学科发展 设立“徐孝麟药学奖学金”
1999年,徐孝麟主任退休,随后返聘回科室,为当时医院制剂的换证、验收做了大量工作。后又接任药学部自办刊物《医院药讯》学术论文的编审工作至2006年。如今,已退休19年的老徐主任,还常常跑回科室去看望职工、学习新知。
2013~2015年间,药学部争创并获批成为国家级临床药学重点专科、电子科技大学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个体化药物治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6年11月,老徐主任听说科室这一发展动态后非常开心,专程到药学部表示祝贺,并捐资人民币2万元,用于奖励科室职工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后来,经药学部、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和徐主任三方讨论同意,在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药学教研室设立了“徐孝麟药学奖学金”,用以奖励学业优异的药学专业研究生,并将捐给科室的这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徐主任当时还表示:“这两万元基金还不够啊!只要我健在,希望每年都能注入两万元”。
2016年12月,在庆祝医院建院75周年之际,药学部邀请老徐主任为科室全体职工、电子科技大学两届研究生、规培生、实习生等200余人进行了“忆传统、树新风,弘扬爱岗敬业精神”专题讲座。
分享会上,大家得知老主任离岗休息后还坚持为科内撰写和发表了17篇文章,退休18年来心系科室发展。当老主任细数到科室现有的人员构成和近20年来药学部培养的优秀人才时,现场全体起立致敬,掌声雷动。
关心员工成长 关注困难职工疾苦
2016年4月,药学部煎药室一名熬中药的基层工作人员小张,写了一篇工作感悟类文章《煎药室铭》刊登在医院院报上。当徐主任看到这篇文章时,惊叹作者的职业情感、人文素养和文字功底,专程跑到药学部去寻找这位员工,并想要会一会文中提到的”五大金刚”(熬药的机器)。
徐主任参观煎药室时,关切地询问每天的煎药量怎么样、这些机器故障率高不高、煎药室里药味和湿气重不重,叮嘱她要注意操作安全、定期门窗通风等。当他看到煎药室安装了空调时非常满意,称赞医院和科室管理人性化、想得周到、做得仔细。
临走时,令这位作者始料不及的是,徐主任拿出200元钱硬要塞到她手里,说:“你的文章写得好!让大家看到我们药学部的基层员工都能从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发现劳动之趣和职业之美,发自内心地热爱岗位,愿意做出成绩,不断提升,我真的很欣慰!这就是为啥我一定要来会会你的原因!”
老徐主任一番盛情,实难相却。目送他离开后,这位作者才发现,徐主任在那份院报她的文章旁边圈圈点点进行了批注,在文章最后的空白处赫然写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末尾“继续!”两个大字、一个叹号格外醒目。
“望着老人家矫捷的身影渐行渐远,我被他的意气风发所感染。回头看到‘继续’这两个字和一个叹号,就像一枚鼓舞士气的鼓槌,给人力量、信心和勇气”,作者事后回忆说。
“当年他吹拉弹唱、写书、审稿样样精通,自己都写了80多篇文章。自己很有才,也很惜才呀。”三住药房组长如是说。
退休19年来,老徐主任多次回科室看望患病的同事、鼓励年轻人好好工作,并为困难职工捐资解困。
药学部原来与徐孝麟主任一个办公室的小周几年前因肺癌去世,徐主任伤心难过。2015年清明节前,在去给小周扫墓后,他又去看望了也在我院工作的小周的爱人小叶。徐主任到她所在科室找到她,给了她1000元钱,鼓励她把孩子带好、把工作搞好、把日子好好过下去。徐主任的鼓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2016年底,老徐主任到科室讲课,听说小叶已经重组家庭,才算彻底放下了这颗牵挂的心。
乐善好施热心肠 捐资助学馈宗亲
2016年9月,医院党办收到了一封来自仁寿县清水镇老年大学的感谢信,这才“曝光”了徐孝麟主任及夫人王尚兰(我院皮肤科退休主任医师)常年资助他人的“秘密”……
感谢信中,仁寿县清水镇老年大学校委会全体成员,饱含深情和敬意地致谢徐主任夫妇支持老年大学工作,每年赞助学校几千元钱,并于每年清明节和重阳节前后如约回到家乡,为大家讲授健康知识,并曾自带奖品开展“有奖知识问答”活动。
仁寿县清水镇是徐孝麟老主任的家乡。近年来,他们夫妇的爱心慈善捐助活动已经涉及到了家乡的多个角落和方面:在改造乡村道路捐资大会上捐钱,每年春节回乡拜访贫困老人和居住在农村的老教师、老同学,向他们发新年祝福红包,与他们聚餐、座谈当前国家发展的好形势,激励父老乡亲们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
2014年,徐主任加入了老家的“徐氏清明会”家族文化组织,该组织主要目标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国家政治历史和徐氏家族家风传承等。加入“徐氏清明会”后,徐主任委托他们寻访家乡需要帮助的失独老人、留守儿童,或因病、家庭突发变故而致贫需要帮助的人。
2015、2016年这两年间,徐主任夫妇资助了16户空巢老人和5名学生。其中,这5名学生,每人每年收到了的资助款在6000到8000元人民币不等。徐主任夫妇坦言:“钱虽然不多,但希望通过自己尽心的帮助,让这些孩子看到读书的希望,将来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2016年又增加了仁寿县清水镇敬老院。当收到资助的老人拉着他们夫妇的手潸然泪下时,他说:“不要谢我们,我们从小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教育和培养,现在身有富余,才能给到你们这小小的帮助。要谢,你们就感谢党和国家吧。”
笔者私下里给徐孝麟主任算了一笔账:这些年,他每笔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资助至少已经达到了30万元以上;受到捐助的人群有:同事、老师、同学、朋友,也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从惠及范围来讲,遍及仁寿、峨眉、巴中、攀枝花、眉山、甘孜、北京、成都等地。
2017年4月3日,仁寿清水镇“徐氏宗亲联谊会”在徐氏宗亲清明祭祖大会上,感谢他们夫妇为徐氏宗亲所做出的榜样作用,并在他们“徐氏宗亲联谊会”网站上赋诗一首以示敬意!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徐孝麟主任,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老共产党员、药学老专家、仁寿人、徐氏宗亲的老长辈,爱党、爱国、爱医院、爱科室、爱家乡、爱宗亲的真挚情感,敬业好学、乐善好施、豁达开朗、关心员工成长、关爱困难人群,尽己所能回馈社会的精神风貌。
老徐主任,他以近夕阳的年纪,喷薄出了如东升旭日般的朝气与活力!
感谢他带给药学部和“省医人”的感动与感召!
(宣传部 张莉 张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