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11期第四版
版面选择
学习身边榜样 践行三严三实
2019-04-12
编者按:为更好地促进全院“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深入开展,广泛宣传践行“三严三实”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凝聚强大正能量,院党委在全院开展“学习身边榜样、践行三严三实”活动,号召全院职工向邹炼、曾霞、周波、蔡建华四位同志学习。这四位同志虽在不同的岗位,做着不同的工作,但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时刻践行“三严三实”,为我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形象。本期院报刊登这四位同志的先进事迹,希望大家从他们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中汲取养分、提高境界,为践行“三严三实”提供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
享受创造的工作狂人
邹炼,男,33岁,肿瘤科放疗中心医学物理师,医学物理组组长。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核技术及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在职博士生。
医学物理师,在医院常是被忽视的“小角色”,他却毫不计较,默默沉淀自己;近年来,随着肿瘤放疗设备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精确放疗的应用,医学物理师又被罩上耀眼的光环,而他,即便早已在业界崭露头角,却依然专注于自己的热爱,不骄不躁。为了一个数据,他可以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同事们都说他是工作狂人,他说其实自己是在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
2010年8月,邹炼担任肿瘤科放疗中心医学物理专业组组长,顺利完成了三维适形放疗射野实现方式由低熔点铅挡块向多叶光栅(MLC)过渡。MLC配合放疗网络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放射治疗的临床效率,降低了耗材成本。他带领的物理师团队依靠放疗中心现有设备,先后落实完成了“同一体位电子线技术”,“正向简化调强放疗技术”等新技术的开展。
为了保障放疗的安全有效,邹炼建立了放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规程,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完善了物理师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改进了射野验证片的拍摄流程;撰写了“放射治疗计划设计规范”。
尽管当时医院没有进行设备的升级,但是邹炼和他的团队却一直没有停步,他们紧跟放疗技术的潮流不断更新、进步,在技术上做好了储备,为后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邹炼沉稳干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深受他在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任职的导师赏识,多次明确表示想和他一起合作开发科研项目。这对于一个年轻的技术骨干来说,无疑是很好的发展机会,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专业声誉,也可以增加收入。可是邹炼却毅然拒绝了教授的好意,他说如果要合作,他希望是以医院的名义。
2012年6月,在院领导和科主任支持下,邹炼带领团队成功牵手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医学物理课题组,建成医学物理联合实验室。通过实验室平台,肿瘤科放疗中心可以便捷获得该研究所的技术支持。经过不懈努力,邹炼不仅达成了与导师合作的心愿,也为医院争取了更宽广的发展平台。团队还创建了实验室门户网站,以供与外界医学物理学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邹炼自主研发的虚拟模体装配软件(Magical Phantom)在2012年世界医学物理与生物医学工程大会上与世界各国医学物理专家进行了交流,并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该软件已被国内外同仁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和肿瘤放射治疗领域。该软件2.0版本已于2015年6月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国外专家纷纷抛出橄榄枝,生活并不宽裕的邹炼却不为所动。
2013年,医院引进高端放疗平台TrueBeam。安装调试完毕后,为了尽快投入使用,邹炼向院领导立下军令状,半年完成技术准备。大凡对TrueBeam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以我院当时的放疗技术来看,要在半年时间内完成近10 年的技术大跃进,无异于痴人说梦。然而邹炼却并非是夸海口,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和扎实的技术基础,以及良好的团队管理能力,硬是在半年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让同行和医生们对这个年轻的团队刮目相看。
半年来,他们每天加班加点,周末也全部泡在实验室,放弃了所有的休假。为了确保机器的每一个技术参数准确无误,他们甚至冒着辐射危险每天长时间在加速器机房中进行现场测量。将收集的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后,又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来反复计算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在挑战TrueBeam的同时,他们也挑战着自己的极限。在TrueBeam开始运行3个月后,为了克服工作站软件不足的情况,邹炼带领团队与科研合作伙伴一起实现了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框架原型,并实现了TrueBeam 专业医疗软件的云平台移植。
邹炼坚信,云计算,大数据与放疗技术的结合,将会对放射肿瘤学的发展起到颠覆性的影响。邹炼团队已经着手开始建设医学物理云平台,在该平台下,将集成临床、科研、教学等功能。在有限的科研经费支持下,小规模的医学物理云目前已基本完成。基于医学物理云,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变得更为便捷。
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有资格站在巨人的身边。面对无数的诱惑,邹炼始终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那份信仰。这个简单而率真的年轻人,聚集所有的能量执着于自己的热爱,不骄不躁,以另一种姿态绽放人生的精彩。
(宣传部 卿俊)
为你推开心灵的窗
周波,男,46岁,主任医师。心身医学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华心身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精神病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西部精神医学会中青年心身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省心理协会常务理事,省精神科医师协会副会长,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委。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SCI论著4篇,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你说,你心里堵得慌,胸痛、头痛,却查不出名堂。……我早已轻启门栓,我一直在这里等你来。……你的心怎么碎成了一地拼图?来,我们一起来,把心拼回原来的模样……我本想还你,初的模样。可我更想看你,伤愈后坚定的目光。”这是一首致所有心身医学工作者的小诗,也是我院心身医学中心周波主任初步定格的心身医学的释义和模样。
心身医学科学体系确立于20世纪30年代,在概念、研究范围方面有广义、狭义两种观点,迄今仍有很大分歧。它是研究疾病的倾向性、易患性、疾病的起因、预后、病前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前驱性特征,心身相关规律。我院心身医学中心成立于2011年,开创一个新的学科并不容易,心身医学中心在四川省内综合医院中并无先例可循。这个学科能否被患者认同,能否承担他的职责,能否长足发展,是一个学科带头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学科建设上,周主任提出了“新花园理论”。他把每一位成员定值为园丁培植的花朵:自在、舒适、自由、灿烂地绽放才是千姿百态的花朵该有的模样。他不再规划科室成员,把他们放在指定的位置;而是尽可能地提供空间和“养分”,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把让每个人都绽放自己的芬芳作为首要目标。科室每一个成员都能体会到朝气、积极、活泼、温馨、自由的工作和成长空间。
周波主任把他的绝大部分时间、精力和心血都扑在了工作上。他每天在科室呆到晚上10点多才回家;他的手机被妻子戏称为科室“永不消逝的电波”;节假日,他也是常常在各个学习和交流的会场度过。
某大学吴教授,总感到气紧、窒息,甚至有濒死感。辗转多家医院仍不济其事。后经我院心身医学中心会诊,认为他是焦虑症的躯体化表现。吴教授却接受不了这个结果,他绝不承认自己“脑子有病”。这也是心身医学专业的医生最常遇到的问题:如何让患者认识躯体症状,接受心理方面的治疗。怎样叙述心身疾病,不是器质性病变,而是某些化学物质的改变导致情绪问题、躯体症状。周主任经过长期与患者的交流摸索,给出了形象的比喻:一盏灯总是闪灭,我们多半会想是不是灯泡坏了,其实也有可能是开关的问题。很多躯体症状都是因为人体的“总开关”有故障,我们就要通过药物调整大脑某些神经递质的浓度,行为治疗等方法改善神经反射厖吴教授将信将疑地接受了。周主任在对他进行抗焦虑治疗、心理支持辅导、放松治疗的同时,还祭出了“杀招”:在连续吸氧改成间断吸氧后,请吴教授为全科医护人员讲课,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回到熟悉的“讲台”,吴教授渐渐投入、忘我。讲座下来,他惊喜地发现:在不吸氧的情况下,自己的氧饱和度不降反升。
吴教授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周主任也在不断思考,目前国内的心身医学中心大多数都是沿用传统的神经内科或者精神科模式。这种模式有两大缺陷:一是无法解决患者的病耻感,二是与其他科室整合太少,仍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不断有成功的案例得到社会媒体的关注,许多外地甚至外省患者慕名而来。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周主任亦打破常规门诊的格局,开设睡眠、记忆等特色门诊,并大胆尝试,率先成立四川首家综合医院双心门诊,通过与心内科门诊联合会诊的形式,达到更快、更有效地诊治以心脏症状为表现的心身疾病。周主任逐渐搭建起了特有的心身医学学科模式,这种模式在全国被称为“成都模式”。
不仅如此,周主任还带领他的团队额外承担了医护人员巴林特小组、普通科室患者团体治疗等心身医学的工作,看着科室好不容易培养出来心身医学工作者转眼轮转到了其他科室,周主任没有一丝抱怨,更多的是安慰和成就感。他深信巴林特的一句话:医生本身就是一剂药物。他们培养出的人才将在全院其他科室继续为患者提供心身医学服务。他不但在把患者的心拼回原来的模样,也在逐步拼出心身医学的美好图样。
(宣传部 张莉)
时刻准备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救援
曾霞,女,38岁,主管护师,急诊监护室护士长,中国紧急医学救援队(四川)队员,曾参与汶川、玉树、芦山、尼泊尔地震救援。
在曾霞的身上,有着太多的标签:“红马甲”、“管家婆”、“女汉子”、“国家队队员”面对这些充满赞誉的称谓,曾霞总是谦逊地说,她的身份只有一个,就是普普通通的“急诊人”。19年的急诊生涯,把一个小姑娘磨练成了一个吃苦耐劳、雷厉风行、充满责任与担当的国家队队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曾霞从未奢求人生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然而,她却无时无刻不在迎接着说走就走的救援。她笑言,这也是急诊人一生中最美的风景。
2010年1月,海地发生里氏7级地震。当得知医院准备组建一支20多人的国际救援备用队伍时,还是一个急诊小护士的曾霞毫不犹豫地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 “我知道应急救援困难重重,但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她说。自此以后,曾霞就和“应急救援”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医院在上级领导安排下,迅速组建医疗队赶赴现场救援,为了抓紧时间,全部人员沿用海地备用人员,曾霞第一次踏上了现场救援的道路。
救援队第一次高原营救,再加上14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时连支帐篷的力气都没有了。曾霞跑去向武警官兵求助,和队员们完成了战地医院的第一步。很多队员出现高原反应,曾霞却很快适应了环境。她不仅积极参加救援,还细心照料身边的战友。她的热情和细致,还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在第一次现场救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当时为了营救一名出现严重高原反应的兰州特警,曾霞在临时建立的战地ICU病房里连续工作二十多个小时,直到把特警安全转运到机场,她才松了一口气。在机场短暂停留时,曾霞还惦记着自己的队友们,她想方设法联系到丈夫的战友,从部队为多日没有吃过蔬菜水果的队友们搞到了一堆黄瓜、小蕃茄。当每个队员分到半根小黄瓜时,大家都对这个小姑娘竖起了大拇指。
如果说在国内的多次救援和演练让曾霞成长为一名白衣战士;那么,今年4月的尼泊尔之行,则让她真正成为了国家队里的一名合格“管家”。
第一次出国救援,由于不清楚当地情况,医疗队的准备需要更加充足。接到任务后,曾霞的心里就开始盘算着需要准备的物资。她主要负责医疗物资,包括一次性医疗耗材和手术室固定器械。所有的东西她都心中有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队员们需要,曾霞总会第一时间将东西找到。
在队员们看来,曾霞管起“家”来得心应手。不仅仅是物资,所有“人”她也都管。谁身体不舒服,谁有啥困难,她总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有曾霞在,我们很放心,因为她会把大家照顾得很好。”在医院“援尼泊尔家属群”里,家属们都这样说。尽管在医疗队里,她尚且年轻,但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霞姐”。
然而霞姐的事却尽量不让队友们知道。刚刚驻扎尼泊尔重灾区杜立克时,由于搬运重物,曾霞腰部受伤,但她没有吭声,悄悄让骨科医生给她绑了一条腰带后又继续投入工作。
在尼泊尔地震救援期间, 一名9岁的尼泊尔小男孩头部在地震中严重受伤,每次换药不可避免地要拉扯到头部伤口,其疼痛可想而知。但是小男孩却非常勇敢,每次总是努力让眼眶里打转的泪水不掉下来,每当这时,曾霞总会紧紧握着他的小手,轻声跟他说“加油”。每次换药结束,曾霞手上满是小男孩抓出的印子。经过曾霞的精心照顾,小男孩恢复很好。“看到孩子的笑容,我就放心了。”曾霞说。
在尼泊尔,曾霞的细心、亲切让很多伤员放心,也因此结交了很多当地的朋友,他们都亲切地叫她“红马甲”。
“能够让病人信任我们‘红马甲’,让他们看到‘红马甲’就觉得放心,这是一名医护人员的最高荣誉。”曾霞说。
在尼泊尔期间,每天高强度的救援工作结束后,夜深人静时,曾霞躺在自己的帐篷里,听着手机里女儿弹钢琴的声音入睡,这是她紧张辛苦之余最大的安慰和休憩。
选择做一名急诊人,也就选择了责任与奉献。为了更多的生命和家庭,曾霞义无反顾地行走在一场又一场的救援战场上。
(宣传部 卿俊)
甘为医院后勤保障孺子牛
蔡建华,男,59岁,技术工人二级,医院门诊医技综合大楼中央空调管道班组组长。他技术过硬,是医院首批“跟师带徒”暨品管圈活动中德高望重的老师傅;目前全省卫生系统后勤保障战线仅有的压力容器焊接资格证持有者;他带领他的团队全力节能降耗,把国产的“芯”做出了国际大牌的“精”。
当你身着病员服,躺在病床上抱怨天气太热、冷气不足时,你可知道有这样一群人,穿梭于大楼各个管道间,挥汗如雨任劳任怨?当你头戴燕尾帽,在37℃流水下对新生婴儿进行温柔抚触时,你可曾想到有那么一个班组,为了避免病房用水温度突然变化造成烫伤,而绞尽脑汁进行技术革新?他们就是我院中央空调管道班的工人师傅们。地下室是他们最常工作的地方,这里没有自然光线、空气也一点都不新鲜,照明的是LED节能光源、呼吸的是空调系统输送的新风,他们几乎“与世隔绝”,徜徉的却绝不是武陵溪头的桃花源。
蔡建华师傅所在班组共14人,负责门诊医技综合大楼8万3千余平米的空调管道设备的维护。这包括了每一个房间的生活用水,空调冷暖气运行和维护,五气供应(氧气、负压、压缩空气、二氧化碳和笑气),卫浴设施管道的疏通和给排水,空调积水坑、地漏的维护和疏通……。
因为医院这一特殊环境,他们比其他工作单位的同工种工人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危险。感染源、生物污染首当其冲,蔡师傅带领大家积极想办法做好自我防护,自行发明了许多简单有效的工具,比如清理空调积水坑时使用的自耦式接头,减少了人员下井的机会。为了规范“弟子们”的操作,蔡师傅将各管路、机器熟记心间,经过一稿又一稿设计、更改,“常年制冷空调原理图”、“冷冻机房、空调热交换间水系统原理图”等示意图出炉了,图示简单易懂,为大家提供了操作依据和备忘。为了提高仪器安全操作,随时监控,同时减少工友们巡视的劳苦,蔡师傅一边翻阅各种资料,一边摸索制作实验、试用,终于成功改造出了空调管道远程监控系统。
为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蔡师傅真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后勤工作一旦忙起来,像遇到突发事件、或是全院大检修,常常忙得没白天没黑夜的。蔡师傅身患胃病、糖尿病多年,可一接到任务,他从不推诿,忙得顾不上吃饭、更谈不上休息。这于他的病情极为不利,但只要工作需要,他总能保证24小时在岗。
这些年来,他带领大家全心致力于中央空调输配系统的节能改造。从前,这全靠院外的公司或供货方来完成,大大制约了后勤保障系统在这方面的发展。蔡师傅带出了一支善思考、爱钻研的精兵强将。门诊医技综合大楼的锅炉管道是由国际著名的英国蒸汽管道公司Spirax公司出产的,在使用过程中,蔡师傅他们并没有臣服于这个国际大腕。他们发现:由于管道直径变化不合理、阀门多,致使管路内蒸汽压力波动,从而导致温控阀控制失灵、跑温,病房水温不稳定。这要是烫伤了患者,可是大事呀。蔡师傅他们抓住公司工程师来维护保养的每一个机会,不耻下问、偷师学艺,根据以往积累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他们很快找到了解决方法:管道阀门由6个精简到了2个,最后一段管路直径由40mm更换为25mm。精简了看似必要的程序,管路变径,使蒸汽压力波动变小,温控阀不再跑温。连大公司的工程师看了都竖起了大拇指。
蔡师傅他们想方设法节能降耗、提高机器工作性能。通过不断学习、操作,提炼、升华,他们逐步摆脱了外包公司的技术制约,真正将换机器、换零件,变成了修机器、修零件。他们自行保养的中央空调制冷系统没有一处凝水结霜,近百平米机房干燥整洁,排水沟内看不见有水流动……。
他们所有的努力,没有可供参考的模式和方案,他们只知道唯有不断努力、不断进取,致力于技术革新。经过无数次沟通和设计讨论,最终将原有四台老式水泵改为三台新型立式水泵。近日,蔡师傅的团队又完成第二住院大楼中央空调输配系统第二阶段(冷却泵系统)改造工作,采用高效卧式泵取代原有泵组,解决水泵运行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机械密封,无渗水。改造完成后预计每年5月至9月制冷季节电37万度,节水数千吨,两项改造共节支近80万元。
(宣传部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