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博大 我院成功完成一例有挑战的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

2020-06-12 09:26心血管内科

近日,心内科接诊一老年男性患者,因多次晕厥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多阵心脏停搏,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体型消瘦,患有糖尿病,常规起搏器术后发生囊袋及导线相关并发症的风险高;同时,患者心脏停博发作情况是间断性的(非起搏依赖),综合评估后决定优先选择无导线永久起搏器。然而,患者体型瘦弱,右心房和右心室都比较小,做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也存在较高难度和风险。陶剑虹主任、刘明江主任带领的起搏团队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顺利为患者植入了无导线起搏器,植入过程仅30+分钟。

术中及术后各参数非常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第3天即康复出院,术后1月随访起搏器各参数保持良好状态,起搏比例20%左右。

和传统起搏器相比,无导线起搏器体积小,体积缩小了93%,只有维生素胶囊那么大,重2g;超强的电池续航能力:使用寿命超过12年;兼容性:同时兼容1.5T(特斯拉)/3.0T核磁共振扫描;美观:无导线、体表无囊袋、无疤痕;活动自如:术后肢体活动完全不受限制;并发症少:大大减少起搏器囊袋及导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左:无导线起搏器       右:传统有线起搏器

我院心内科心脏电子器械植入亚专业自1982年起就开始在四川地区率先开展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目前起搏器植入量在600台左右/年,是国家卫健委心血管介入诊疗培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诊疗培训中心;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CRT植入培训中心。目前,常规开展包括三腔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除颤起搏器等在内的各种心脏起搏器的植入,近年来在希浦系统起搏(生理性起搏)、不明原因晕厥的诊疗、心源性猝死筛查及预防等方面发展迅速,同时具备较为完善的电子器械植入后随访与管理体制。

适合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有:因心率慢需要植入起搏器,但预估起搏器植入后需要起搏的比例低(仅偶尔需要起搏);因心率慢需要植入起搏器,但患者在常规起搏器术后囊袋及导线并发症发生几率高者;因心率慢需要植入起搏器,但因患者外周静脉存在异常,导致经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困难者。

适合有导线起搏器的患者有:因心率慢需要植入起搏器,预估起搏器植入后需要起搏的比例高,特别是合并心衰者,应选择有导线起搏器进行更为生理的心房起搏(房室结正常患者)或希浦系统起搏(房室结异常患者);因心衰或室速发作,需要植入除颤式起搏器及三腔起搏器的患者,目前只能采用有导线的起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