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

2015-08-27 17:24消化内科

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性病变,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胃癌系起源于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流行病学

慢性胃炎患病率大致与当地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率平行。可能高于或略高于H.pylori感染率。H.pylori现症感染者几乎均存在慢性胃炎,用血清学方法检测(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阳性者绝大多数存在慢性胃炎。除感染外,胆汁反流、药物、自身免疫性等因素也可引起慢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是H.pylori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病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这主要与H.pylori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有关,萎缩、肠上皮化生与“年龄老化”也有一定关系。一般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我国成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高达40%-60%,属于胃癌高发国家,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40万例,死亡约35万例,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新发和死亡均占全世界胃癌病例的40%,降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诊断

慢性胃炎的确诊主要依赖内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尤其是后者的诊断价值更大。内镜下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即旧称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大基本类型。如同时存在平坦或隆起糜烂、出血、黏膜皱襞粗大或胆汁反流等征象,则可依次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胆汁反流等。慢性胃炎的诊断应力求明确病因,建议常规检测H.pylori。

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对内镜下胃炎病理分类有一定帮助。内镜电子染色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对慢性胃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治疗

慢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无症状、H.pylori阴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无需特殊治疗;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严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有上皮内瘤变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H.pylori阳性的慢性胃炎有胃黏膜萎缩、糜烂或消化不良症状者,推荐根除H.pylori。根据患者症状可选用促动力药、消化酶制剂等。有明显精神心理因素的慢性胃炎患者可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

慢性胃炎的转归、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访与癌变预防

慢性胃炎的转归包括逆转、持续稳定和病变加重状态。慢性萎缩性胃炎多数稳定。但中重度者不加任何干预则可能进一步发展。伴有上皮内瘤变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有不同程度的

增加。

H.pylori相关性胃窦炎易发生十二指肠溃疡,多灶萎缩者易发生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伴有中重度肠化或上皮内瘤变者,要定期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随访。

根除H.pylori可能减缓癌变进程和降低胃癌发生率,但最佳的干预时间为胃癌前病变

(包括萎缩、肠化和上皮内瘤变)发生前。


胃癌的危险因素

我国在40岁后胃癌发病率明显上升,男性多于女性;胃癌的发生与H.pylori感染相关,与高盐饮食、烟熏煎烤炸食品、不良饮食习惯(包括不吃早饭、饮食不规律、吃饭速度快、暴饮暴食、吃剩饭菜等)、吸烟、饮酒)、遗传因素及其他因素(地质、饮用水等)等相关;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是胃癌的保护因素;有研究显示摄入膳食纤维、葱蒜类蔬菜和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硒等可减少胃癌发生的风险。


胃癌的报警症状

胃癌的报警症状包括:消化道出血、呕吐、消瘦、上腹部不适、上腹部肿块等。建议如有条件,对消化不良的高龄人群或近期有明显消瘦尽早行胃镜检查。结合我国内镜检查费用相对较低,普及率高,胃癌发病率高的现状,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建议行胃镜检查排除胃癌等上消化道肿瘤。


胃癌的筛查

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以下符合第1条和2-6条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⑴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⑵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⑶H.pylori感染者;

⑷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⑸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即父母、兄弟、子女);

⑹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采用非侵入性诊断方法(H.pylori检查、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胃泌素17、上消化道钡餐等)筛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是较为可行的诊断策略。


胃癌治疗

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切除和外科手术。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内镜下切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且疗效相当,5年生存率均可超过90%。国际多项指南和国内共识均推荐内镜下切除为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