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荣获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2016-02-02 16:29科技部

  1月30日,2015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院心血管超声及心功能科尹立雪主任及其团队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合作完成的科研成果“缺血性心脏病机制及相关临床干预治疗的超声可视化研究”荣获三等奖。

  中华医学科技奖于2001年设立,多年来评选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医药科研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卫生系统科技工作者的认同和肯定。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采取限额推荐方式,并首次采取了网络评审。依据《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确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原则,经形式审查、网评、初审、公示、终审以及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确认等环节,最终遴选出83个获奖项目。

{^n?rϧ٥zjy,쥊y主任带领的团队采用近年来发展的超声新技术斑点跟踪显象、血流矢量成像技术、速度向量成像、三维全容积成像等技术,克服传统医学影像学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局限性,从缺血性心脏病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分子医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缺血性心脏病基础机制研究、临床危险因素和创新的临床干预治疗等方面多层次探讨,补充完善现有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发展过程理论机制,探索出新的评价、预防和全新的诊疗方法。

  该研究结果已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20余家国内大型著名医院进行科研和临床应用,其中大型哺乳动物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心肌缺血伴贫血模型鼠的制作和高频超声评价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观察的方法,已用于多家医学科研院所科研工作中。在临床工作中,该团队研究缺血性心脏病的创新点已融入医院心内科、风湿血液科内分泌科和超声诊断科的基础机制研究、风险因素预测评估、临床干预诊疗的方案中,提高了对缺血性心脏疾病及危险因素致心脏功能改变和心肌重构病理调控机制的理论认识,完善了风险预测与诊治疗效评价方法,弥补了常规检查未能发现的缺血性心脏病亚临床心肌力学功能状态评价,有助于最佳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更为精确的心脏疾病诊断和药物以及非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