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始建于1941年,经过历代省医放射人的不懈努力,已然成为西南地区医学影像中心翘楚。紧抓时代机遇,省医放射科逐步进入以院本部为核心统一管理,多区(青羊院区、龙泉院区、省老年医学中心及省精医中心)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依托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大平台,我科目前拥有国际先进的成像设备(包括西门子Vida 3.0T磁共振、飞利浦ELITION金梭3.0T磁共振、GE Architect 3.0T磁共振、联影U880 3.0T磁共振、西门子第三代双源CT、GE Revolution 256排超高端CT、数字化平板DSA、悬吊双板固定床多功能DR机、数字乳腺X线三维断层摄影系统、数字胃肠机等),丰富的后处理平台,精准的诊断水平,精湛的介入治疗技术。提供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无休的诊疗服务,全力保障医疗工作进行,年服务量达100余万人次。目前我科各级、各类医技护人员170余名,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7名,博士生导师1名(王玉婷),硕士生导师9名(蒲红、谢坪、印隆林、王玉婷、路涛、孔维芳、彭盛坤、李杭、张国晋),博士研究生15名,在读博士研究生6名。放射科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培研究生及规培生近50人,每年招收进修生近50人。
我科多名人员承担国家级及省级主要学会学术任职,包括中华医学会放射分会全国委员(蒲红),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全国委员(谢坪),国家卫健委肿瘤微创介入进修与培训基地主任(谢坪),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诊疗学组委员(谢坪),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出血专业委员会委员(谢坪),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第六届专业委员会常委(谢坪),中华护理学会放射介入专科护士临床教学(京外)基地主任(顾露),中华护理学会放射介入护理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顾露),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影像护理专委会常委(顾露),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常委(顾露),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全国委员(王玉婷),四川省医学会介入医学第四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谢坪),四川省护理学会第一届影像护理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顾露),四川省医学会放射专委会副主委(蒲红),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分会副会长(印隆林),成都高新医学会放射分会主委(印隆林),四川省医学会放射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赵原),四川省医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翔),四川省医师协会影像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赵原),四川省影像技术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赖力),四川省医学会放射技术分会常委(黄红云、严贵华),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技术分会常委(黄红云)等。现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1名、四川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领军人才1名。
放射科介入中心历时二十多年发展,现有成员22名,1名博士后,3名博士,高级职称3人主持参与一系列临床试验与研究。承担国家级专科培训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肿瘤微创介入进修与培训基地、中华护理学会放射介入专科护士临床教学(京外)基地、中国出血中心联盟综合医院示范基地等。可开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复杂动静脉畸形硬化栓塞、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置管化疗、肿瘤消融、穿刺活检、球囊扩张、支架置入以及等多种介入技术。介入专科工作量逐年上升,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患者口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科室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及学科发展。内培外招,充实核心团队。近年来省医放射人在科室主持工作的蒲红副主任带领下砥砺前行,临床、教学、科研上均硕果累累,稳步提升医疗业务规模,多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创新性招收规范化培训技师,持续聘请高水平学科顾问,成功打破国自然壁垒,迅速成立放射医学研究所(所长印隆林)等。近3年,以主要作者发表SCI论文81篇,承担国自然青年基金2项、国家重点专项子课题1项及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18项,成果获得四川省医学(青年)科技奖二等奖、三等奖。科室重视人才的同时,高度发展信息化建设。我科是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重点科室。目前我科基本实现影像及报告自助打印,逐步推进网络云胶片、信息一体化,即将进入无实体报告、无实体胶片、无纸质管理文档新时代。放射科新增影像专家特需门诊(蒲红,印隆林),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就医需求。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始终坚定“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初心,秉承“厚德、至善、求精、图强”的院训,展望未来,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提升学科综合实力,相信明天会更好。
(2025.2.19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