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5次住院3次手术!我院救治一例难治性库欣病患者
2024-03-22 17:31内分泌科
近日,一名老患者来门诊复诊,和3年前的她判若两人。她说,能活到现在太不容易,当初想撑到小女儿结婚的愿望也实现了,感谢我们帮她捡回一条命。事情得从3年前说起~这是一名50多岁的女性患者,2021年9月因为“发现血糖升高6年,乏力、颜面及双下肢浮肿6月”第一次来我院就诊。当地医院诊断糖尿病6年,长期服用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欠佳。入院后监测血压也明显升高。
入院后,我们做了全面的检查,最后诊断为“垂体大腺瘤、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库欣病)、继发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电解质紊乱、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在神经外科进行了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大小约2.5cm,部分包绕海绵窦,术后恢复较好,水肿消失,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显著降低。由于垂体大腺瘤是较难根治的疾病,复发几率较高,患者的病情在2023年初不幸复发了,再次出现水肿,血糖血压升高以及电解质紊乱等。于2023年5月第2次住院,经过全面的病情评估,以及垂体疾病多学科门诊集体讨论(MDT),决定施行第2次经蝶手术。由于是再次手术,疤痕组织形成,术中难以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无法完全切除,因此术后复查ACTH及皮质醇未能降低。定期随访时,经过内分泌科医师讨论,建议使用口服卡麦角林以控制垂体瘤生长。
不幸的是,卡麦角林使用尚不足一个月,2023年8月底,患者病情急剧加重,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乏力、头痛欲裂、严重的高血压、颅内压升高、低钾血症、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贫血等,第3次紧急入院,生命危在旦夕,家属的最大心愿就是不惜代价,能够撑到农历腊月参加完小女儿的婚礼。
入院后我们给予急诊床旁血液透析、脱水降颅压、积极纠正心衰、抗感染、降血压、降血糖、改善皮质醇增多症的内科药物联合治疗,病情逐渐改善,监测ACTH及皮质醇明显降低,经过院内大会诊,并征得家属同意后,施行双侧肾上腺切除术以彻底缓解库欣综合征。术后给予全面的激素替代治疗,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激素替代治疗相关的健康宣教。
出院不久,患者又先后因为持续腹泻及尿路感染导致病情恶化两次入院,一次次闯鬼门关,每一次我们都尽全力救治。
患者的基础疾病是垂体大腺瘤、库欣综合征,有电解质紊乱、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并发症,而且经过两次垂体手术后仍存在无法缓解,属于难治性库欣病,后续治疗难度极大。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救治过程,目前患者逐渐恢复,全身水肿消退,发病时期的典型库欣貌(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瘀斑等),已不复存在,恢复了过去的容颜;精神状态良好,还能够料理部分家务事。患者和家属都说,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第一次入院时 最后一次出院时
回头看患者这几年的治疗过程,是走过一些弯路的,有一些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大家。比如患者腹泻后多日,没有及时复诊,没有及时静脉用药,导致严重低钠血症;另外,在外院停用了原有方案,仅使用强的松,其盐皮质激素活性不足,导致严重高钾血症,使得患者不得不第二次接受血透治疗。双侧肾上腺切除术后的激素替代治疗必须专业化管理,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极其重要,需要三方联合起来,才能尽量避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的发生。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又称皮质醇增多症,是由各种病因导致的高皮质醇血症作用于靶器官,引起的以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低钾血症和骨质疏松为典型表现的一种综合征。而垂体性库欣综合征,又称为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CD),是库欣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病因,占患者总数的70%左右。库欣病多为垂体微腺瘤(<1cm),部分为大腺瘤(>1cm),大腺瘤的手术效果更差,不容易彻底切除,复发率更高。
库欣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较为复杂,有些表现特异性较高,比如满月脸、粗大紫纹、皮肤容易瘀斑、近端肌病等,有些表现则为寻常症状,容易漏诊,比如乏力、体重增加、高血糖、高血压等。因此,如果患者有多个非特异性征象时,就应该及时筛查,避免漏诊。比如这例患者,如果发现糖尿病之初就检测皮质醇,也许能及时诊断库欣综合征,发现垂体微小肿瘤,手术更容易完整切除,复发风险更低。而大腺瘤术后复发率更高。
肾上腺是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多种激素,在维持血压正常、内环境稳定、正常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果因为某些疾病进行双侧切除,术后的激素替代治疗是极其重要的,糖皮质激素(比如氢化可的松、强的松等)、盐皮质激素(氟氢可的松)都需要替代,否则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正常情况下,尽量以最低有效剂量维持,以减少副作用,但是一旦发生应激情况,比如发热、腹泻、外伤、手术等,就需要立即增激素剂量,达平常的2~3倍,甚至需要短期冲击治疗。另外,一定要保证口服激素的吸收正常,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就及时改成静脉用药,待消化道症状缓解后再改成口服制剂,否则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状,甚至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