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地震伤员亲体肾移植在我院成功实施

2009-03-05 00:00宣传处

2009年3月4日,全国首例地震伤员亲体肾移植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目前,患者尿量充沛,正在隔离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

地震伤员曾倩是四川平武中学高一的学生,她是个健康活泼的姑娘,17年来极少生病。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的同学蜂拥跑出教室,曾倩不慎跌倒未及站起,腰上一阵剧痛,不知被谁踩到了。

下午回到家,曾倩一直觉得气紧,妈妈王国焕以为得了感冒,于是在当地卫生所开了一些药服用,但气紧的状况却一直未见好转。无奈震后道路不通,只好拖着。由于呼吸困难,曾倩只有整夜整夜地坐着睡觉。直到5月16日,终于乘车转道青川前往绵阳。在车上,病情日益加重的曾倩万分难受。见天气炎热,节俭的父亲“忍痛”花5块钱在路边买了瓶矿泉水。曾倩一口气灌了下去,一会儿,曾倩的半边脸就肿了起来,父女两个惊慌失措。好不容易挨到绵阳,医院检查后给出了无情的结论:挤压伤、肾功能不全,虽然已经有贫血症状,肌酐500多,但尿量基本保持在每日1000—2000ML左右。

6月7日,曾倩转入四川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治疗。彩超检查显示双肾体积缩小,经完善检查,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随着肾功能进一步破坏,曾倩的尿量急剧下降到每日100—200ML。医生决定每周3次规律透析,由于贫血严重,曾倩还输了2次血。

然而,曾倩毕竟只有17岁,如果终生透析的话,将大大影响其生活质量,医生考虑为其进行肾移植。作为地震后康复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曾倩又是全国首例因地震挤压伤而进行肾移植的患者,医院高度重视。全国的知名专家会同该院器官移植中心肾内科专家进行移植评估。

“舍命也要救女儿!”得知女儿可以换肾后,无私的母爱让妈妈王国焕勇敢地站了出来。“她父亲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哥哥也只有19岁,不能取他们的肾,只能由我来。”幸运的是,母女配型成功了。在评估了血供、血管吻合情况及对妈妈的影响后,医生决定取妈妈的左肾。

“曾倩的妈妈还如此年轻,在让孩子回归社会的同时,如何将对母亲的伤害降到最低。”该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杨洪吉介绍,“考虑到微创技术能够尽快让母亲恢复健康,我们决定用腹腔镜取肾。”据悉,普通开放取肾手术腹部切口可达20CM,出血量至少200ML。而腹腔镜取肾手术所需时间与费用,同开放手术完全相同,且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基本不用药物止痛;但要求医生掌握熟练的器官移植及腹腔镜技术。自该院2007年底开展四川省首例腹腔镜亲体肾移植手术以来,该项技术已非常成熟。

4日上午7时许,妈妈王国焕被推入手术室。无影灯下,医生在王国焕腹部开了三个约0.5CM的切口,一个摄像探头,两个操作杆,通过视频熟练地游离肾脏、阻断血管、取下肾脏装入标本袋、皮下分离切口至4CM左右、取出肾脏、缝合切口,整个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仅100ML左右。

由于曾倩此前曾输过血,增加了排斥的风险。器官移植中心的医生对她进行了更全面和完善的抗排斥检查和评估,制订了术前术中术后的免疫抑制计划。下午2时40分,麻醉师开始为曾倩麻醉。至6时10分,带着浓浓母爱的肾脏植入曾倩髂窝,伴随她继续花样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