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合作协议签署仪式隆重举行——首次引进基因工程猪进入中国科研领域、建立国内第一个异种移植实验室

2009-07-03 00:00宣传处

   7月1日下午,我院与哈佛大学合作并首次引进基因工程猪进入中国科研领域的签字仪式在八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标志着我国异种器官移植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来自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移植生物研究中心主任David H.sachs教授一行三人、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正荣、省科技厅及医院相关领导出席签字仪式。

   我院热烈欢迎David H.sachs教授一行的到来,并衷心感谢David H.sachs多年来对我院的关心和支持。哈佛大学是让我们向往的学府,David H.sachs是让我们无比崇敬的异种移植专家,能和他们建立合作关系,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为表示衷心感谢,特向David H.sachs教授颁发我院客座教授荣誉证书,并期待双方共同努力,创造器官移植的美好未来。  

   卫生厅副厅长王正荣代表卫生厅对我院与哈佛大学的合作及David H.sachs 异种移植实验室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将全力支持双方工作。
   随后,副院长邓绍平与David H.sachs教授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与David H.sachs教授为以David H.sachs教授命名的异种移植实验室揭牌。  


   众所周知,器官移植近20年得到了飞跃的发展,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有效的途径。然而器官短缺已经严重阻碍了器官移植的发展,众多的器官衰竭病人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死去。猪的器官在解剖和生理上与人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近年来,科学界把人的基因成功转入猪的全身组织细胞中,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敲除了猪细胞表面引起排斥的异种抗原,克服了超急性排斥,使猪到猴的移植模型的生存期超过了100天。此项技术是异种器官移植的巨大飞跃,给器官移植带来了新的曙光。
   哈佛大学是国际上最早开发和使用转基因和异种抗原敲除猪的研发机构。此次,我院与哈佛大学合作,首次引进该基因工程猪进入中国的科研领域,并建立基因工程猪的繁殖和饲养基地进行进一步的研发。种猪引进后将在我院所属实验动物研究所饲养繁殖,在大量繁殖培育该基因工程猪后,可以向全国的合作科研单位提供实验用猪进行异种移植的科研合作开发。基因工程猪的引进将迅速带动我国异种器官移植科研发展水平,使我国异种器官移植的水平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计划在猪引进后近期开展以下三方面的异种移植临床前试验,包括:(1)猪肝到猴的体外灌注试验, (2)猪到猴的胰岛移植试验, (3)猪到猴的肾移植及免疫耐受研究等。争取早日在临床前的试验达到国际国内认证的生存标准后率先使转基因猪器官或细胞进入临床使用阶段。
   转基因猪除了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应用外,其他可用生物材料也非常广泛, 我们将和其他的研究单位合作,进一步开发利用猪的各种生物材料,比如猪的皮肤对烧伤的病人能起到保护作用, 血管进行修饰后可替代人工血管, 猪骨经过处理后可进行病人骨缺损的修复,猪胶原蛋白提取和标准化产品可用于整形美容医学等,探讨猪生物材料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通过和哈佛大学及其国内其他研究单位的合作, 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异种移植的发展和科研的进步,使我国的移植科研真正早日走上国际舞台, 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