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管理模式 ICU将行得更远

2007-08-04 00:00宣传处

    草长莺飞的三月,万物生发,常人眼中充满死亡威胁的ICU也正发生巨大的变化。3月1日起,ICU由麻醉科进行管理,管理模式由各科医生“分别管理”向ICU医生和专科医生“共同管理”过渡。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个团队,感受他们的转变与成绩。
    协调各科室关系,实现管理模式平稳过渡
    数年模式,一朝改制,茫然无措是难免的,但ICU全员很快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准确定位与其它相关科室关系,明确了ICU做好各临床科室坚强后盾、守好抢救病人最后一道防线的职责,积极与外科各专业、各专科协调配合,共同处理,成功抢救了多例危重患者,同时也积极帮助兄弟科室处理棘手病人,工作方法和能力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促进了ICU与各手术科室间关系协调有序的发展。同时,广泛开展外联工作,和消化内科内镜室、呼吸科纤支镜室、肾内科透析室、感染科放射科、营养科等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支持ICU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工作新局面。
    加强管理,医疗护理质量明显改善
    医疗护理质量是行医安全的根本保障,ICU通过学习国内外ICU的先进经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ICU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通过深入学习,规范了ICU工作流程和管理。告别过去“真空地段”的现象,加强“高危环节,高危时段,高危病人”管理。尽管医生护士严重短缺,但全体医护人员注重高危环节的管理,注重中午、傍晚、节假日等高危时段;对重危病人、有医疗纠纷的重点病人高度重视;严把抢救关,保证了抢救治疗安全。
    ICU充分发挥“严密监测,动态观察,综合分析,早期干预”的学科优势,综合专科医师意见,及早处置干预病情发展,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在兄弟科室配合下,开展各种床旁诊疗手段和中心静脉穿刺、血糖控制、营养支持等技术,提高危重患者生存率。
    在护理上,改善接诊流程,强调规范化操作,加强基础护理质量管理;注重专科护士培养,强化理论知识和监护技能的提高,改变观念,提高ICU护士在病情观察、动态监测、综合判断等多方面能力,变“医嘱执行者”为“病情观察者”,为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该科护士安俊霖在四川省护理操作大赛中荣获三项全能第四名和“护理技术操作能手”的光荣称号。
    此外,针对病人病情重、变化快,特殊检查治疗多,医疗护理风险高等特点,ICU更加注重交流沟通,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严重后果重点强调,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和治疗选择权,让他们了解医疗措施进展、效果,及时交换意见,签署《医患沟通书》,有效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
    规范操作,狠抓院内感染控制
    在医院感染办的指导下,通过讨论学习,ICU制定了《四川省人民医院ICU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他们加强对《抗生素使用指南》的学习,合理使用抗生素。通过重危病人病原微生物培养送检,已得出该科主要致病菌谱和药敏结果,对临床合理预防和治疗院内感染提供帮助,多例严重感染病人得以顺利康复。
    通过限制出入ICU人员,改进洗手槽,增加干手机,加强工作人员手消毒和空气通风消毒等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并定期与医院感染办和检验科微生物室沟通联系,相互交换信息,指导临床实践。
    ICU全科人员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监护病员数量创历史新高、治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增加、患者死亡率下降、成本效益指标显著改善、3~5月无一例医疗纠纷及投诉发生,其它科室有纠纷的病人在ICU也得到妥善的处理。面对这一切,他们并没有满足,在充分的总结后,他们对做出了理性规划与展望,将进一步制定落实各种符合科室实际的规范化操作程序,提高医护业务水平。病床数扩大到19张,医护人员配备到位,在医疗、教学、科研三方面取得进步。并力争创建“四川省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