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港援建川港康复中心:为了更好地生存
2018-05-14 16:15
大公网讯(记者 谭旻煦 )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少受灾者截肢甚至瘫痪,要协助他们重新“站起来”,必须有完善的康复治疗计划,“川港康复中心”在此背景下成立,并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援建四川灾后重建的首批项目之一。中心成立至今,不仅仅为地震伤者提供康复治疗等,也成为四川省康复网络和专业人才发展及培训基地。
“只有康复治疗 才能更好生存”
川港康复中心主任余茜对于康复治疗有一个感慨,她说,在08年地震之前,在四川甚至全国可以说康复治疗的理念是比较差的,中心前身的医院康复科,只有20多个床位、10多名医护人员。地震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只有通过康复治疗,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所以,她认为,康复中心的成立,不仅仅为伤者提供了相应的医疗服务,更从理念上更新了“康复治疗”的影响。
香港特区政府援建的川港康复大楼共四层,2.7万平米,包括门诊、物理治疗部、职业治疗部、临床心理服务、假肢及矫形部等,可提供300张康复病床床位。其中所有设备也都由港方捐赠,大楼于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
余茜介绍,康复中心一开始是为地震伤者的治疗而设,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心现在继续为伤者提供治疗,目前仍有100人左右需要定期到中心更换假肢,同时,中心也为辐射范围内病患提供了便利。目前,中心年接诊量达到2万余人次,据不完全统计,从川港康复中心康复或痊愈的患者已有近700名。
软硬件水平大幅提升
康复中心的成立,从各方面改变了医院康复治疗的水平,余茜说,硬件方面不用说,床位从20张增加到了300张,设备按照香港大型医院的标准配备,直接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从香港方面学到了理念和技术,而这是也正是他们最想学的,她举例说,08年地震时,大家并没有意识到心理康复的重要,直到救援后出现了问题才进行干预。但到了2013年卢山地震,医院自己的康复技师就已经在第一时间对伤者开展了心理干预。
时任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的林郑月娥在中心落成时表示,中心不仅是一所卓越的康复服务中心,也是四川省全面康复服务网络的核心,港方还预留了款项用作购置先进的康复仪器,还在中心建立了培训基地,向省内康复服务人员提供专业培训。
报道链接:大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