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这个病房的患者 都由“机器医生”主刀
2017-04-11 14:14
省医院机器人微创中心成立集中管理病房,“机器医生”一个月做77例手术
77岁的张大妈怎么也没想到,在接受省医院“机器医生”的手术后,自己第二天就能下床走路,两个礼拜不到就恢复出院。昨天,当她回忆起这番经历时,不断地用“太神奇了”进行描述。其实,在刚刚过去的三月里,还有76名患者和她一样感受了这样的神奇,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帮助下,他们接受了微创手术治疗,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和往常不同的是,这些接受机器医生治疗的患者,都被纳入了集中管理病房,这对于省医院乃至整个西南地区而言,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手术机器人,它由医师操控台、床旁机械臂手术系统和3D成像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医生需要在操控台上操控搭配在机器手臂上的仿真手腕手术器械,就能完成对患者的手术。这套机器人手臂的前端只有0.5厘米,手术视野是肉眼的6—10倍,灵活度全面超越人手,可以实现更精确、细致的外科操作。更重要的是,患者不需要接受开腹,创口仅在1厘米左右,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大大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为了给患者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服务,省医院机器人微创中心从今年2月27日开始,尝试推出全新的几种管理病房。住在这里的全部是接受机器人手术的患者,和普通病房患者不同,他们将接受和机器人手术有关的术前准备、术后康复方案等等。
集中管理之后,机器人微创中心的运转效率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有数据统计,三月份中心的机器人微创中心手术量达到77例,在全国排名第四。
本报记者 杨甦 摄影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