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当住院总医生的那段时光

2017-02-22 10:31

  在临床一线有一类特殊的“物种”,即“住院总医生”。他们连续一年(或两年)每周6天,每天24小时值守临床一线,查房、手术、教学、紧急处置患者危急情况,随时应对全院急会诊,临时处理病房各种行政性事务。这样连轴转的岁月会让这些年轻医生破茧成蝶,快速成长。

近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举办“首届住院总医师述职暨病例报告比赛”,参赛的选手分享了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本期邀请这些“榜样”,讲述住院总医生这一段特殊的成长经历。


  妇产科男医生的住院总回忆录

  妇产科 刘思伟

  在作为妇产科住院总的日子里,有痛苦、委屈、劳累、坚持,更有拼搏、拯救、收获、成长……回忆那些精彩的过往,我知道,在这座繁忙的医院里,住院总的日子,我从未忘记你。

  忙中有序 “hold”住局面

  因医院要大量接收西南地区各种产科危急重症患者,妇产科住院总便毫无意外地成了所有住院总里最恐怖的岗位。我们需要面对病房和产房里随时可能爆炸的各种“不定时炸弹”,处理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危急重症,夜以继日不停地做着各种急诊手术,接听不分昼夜随时响铃的“老总”手机,奔波于医院各个角落会诊。从刚刚接任住院总时,一台常规剖宫产手术需时90分钟,到后来24小时内完成10台各种类型剖宫产手术(最快30分钟一台)以及2台妇科手术,收治各种产科危急重症,进行产后大出血抢救,见缝插针进行会诊。虽然通宵不睡做不到气定神闲,却也硬生生磨炼出了忙中有序“hold”住局面的真功夫。

  经历以上的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今生不想再来第二次;但正是这痛苦的工作,不停地考验着我们的极限,让我们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慌张走向淡定,从一头雾水走向游刃有余。

  随机应变 培养独自解决问题能力

  时下最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是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而住院总要做的是PBS(Problem-Based Solution),面对的不再是书本里的文字和图片,而是一个个临床实际问题急需着手解决。不知是幸运抑或不幸,短短一年住院总时间里,我遇到了太多棘手的问题,以前只在书本中见过的《妇产科学》及《临床妇产科学急诊学》里的危急重症,我几乎个个都没躲掉,例如羊水栓塞、子痫抽搐、子宫破裂、脐带脱垂、凶险性前置胎盘大出血、各种妊娠合并重症内外科疾病。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台难度突然加大的剖宫产和一次必须当机立断的产钳助产,这两次经历,对我是极大挑战。

  那是一台交班给我的足月孕瘢痕子宫发作剖宫产手术。到手术室核查患者和病历,见产妇子宫下段有轻微压痛,符合管床医生汇报的情况,我心想除了粘连和子宫下段撕伤,术中应该不会有太多问题,于是带着值班住院医师愉快地开始了手术。逐层进腹,发现腹腔粘连确实严重。仔细分离粘连后,我被术中探查吓出了一身冷汗:膀胱与子宫粘连严重,下段形成不良血管怒张,严重软绵绵一片,不能触及胎先露——前置胎盘。

  住院医师悄悄问我,是否呼叫二线医生,我深吸一口气,屏气想了想,有困难但也是考验我的机遇,摇了摇手说:咱们先做。告知巡回护士立即取血,台上准备宫腔填纱,设计好子宫切口,缝扎怒张血管,艰难地下推膀胱,划开子宫,胎盘打洞,鲜血汹涌而出,迅速取出胎儿,断脐。胎盘有植入,手娩大部分胎盘,压脉带捆扎子宫下段暂时止血,一气呵成。稍稍松一口气,去除残留胎盘,修剪被植入的子宫下段成型,缝扎宫腔及下段出血创面,松开压脉带,再次缝扎其他出血创面,仍有广泛渗血,遂予以子宫动脉缝扎,出血减少;再予以宫腔填纱,缝合切口成型。手术得到了二线医生的首肯,我独立完成了职业生涯中第一台瘢痕子宫前壁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

  在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今天,产钳助产作为一种风险很高的助产方式,现在已很少能用到。一天下午,产房突然通知我到分娩室查看患者。我快步冲到分娩室,发现产妇胎心只有70次/分、可见晚期减速;一摸胎先露、正枕后、先露+3,一问产程为初产妇、开全已2个小时。千钧一发,不容耽搁时间,虽然只在主任指导下拉过一次枕前位产钳,这个时候的我,必须果断采取产钳助产尽快娩出胎儿。我嘱咐助产士加大侧切口,台下巡回护士立即准备产钳;在给产钳涂凡士林的时候,我把《难产学》里的枕后位产钳助产技巧在脑海中迅速过了一遍,同时也想起了老前辈说过的“宁拉8斤枕前位、不拉5斤枕后位”的经验教训。但此时已不容许我有半点犹豫和退缩,再次确认胎方位,上好产钳,牵拉胎头的同时嘱咐助产士保护好会阴、孕妇保持腹压配合助产。一个大胖小子顺利娩出没有产伤,检查软产道也没有撕伤,最终母子平安。

  经历涅槃 这是超越极限的过程

  回首当住院总医生高强度工作的这一年,在无数次快要崩溃的时候,我没有让负能量左右意志,选择了坚强与坚持,最终增长了见识与能力。

最后,我想用医院院训“厚德、至善、求精、图强”与各位正在当住院总或即将住院总的同仁们共勉:住院总是一个需要超越极限的痛苦过程,只要你坚定信念坚持下来,对患者“厚德、至善”,对自己“求精、图强”,这一段岁月一定会成为你一生中最大的收获期。


  每一场抢救 我比家属还紧张

  胃肠外科 沈小钢

  住院总的工作决定了即使没有特殊事情需要处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待命的状态,丝毫不敢松懈,也算身经百战了,但十个月前的那次抢救我至今难忘。

那天下午四点半,我刚做完择期手术回到病房抄写当天的会诊申请准备会诊,心情很好,因为手术比平时结束得更早,而当天的会诊也不多。突然电话响了,是内镜室一个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需要马上去会诊。我是跑着过去的,到了门诊三楼内镜中心,发现病人只有27岁,是一位藏族小伙子,已经昏迷。

  主管医生迅速汇报病史后得知:患者是因贫血收入院的,此前病情平稳,中午开始出现呕血,经止血、补液、输血等治疗不能缓解,且进行性加重准备在内镜下止血。但刚到内镜室又再次呕血并休克,既往病史和检查无任何有意义的发现。内镜室医生问我能不能外科转过去手术,病员现在的状态已经不敢尝试内镜下止血。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黏膜面的出血,而剖腹探查仅能看到浆膜面,很难甚至无法在短时间内明确出血部位,手术很可能不能成功。我把这个顾虑告诉了情绪激动的家属,并强烈建议冒风险行急诊胃镜检查希望能明确出血部位。

  在我的坚持下行了胃镜检查,虽然胃腔内大量血液和血凝块,但依然能隐约窥及似乎是胃窦小弯侧的出血。我马上联系了手术室准备手术,并通知手术电梯在一楼待命,主管医师和家属共同推病人至门诊电梯间。下午四点半,门诊还有大量的病人和家属,我先跑到了电梯间拦下了电梯。病人很快到了手术室,利用麻醉准备时间,我回科室准备了手术同意书。然后以我平生最快速度开始了手术。

  因为病人已大量失血,腹壁组织都已出现明显水肿,几乎没有出血就进入了腹腔。我在胃窦前壁作了一个5厘米的切口发现胃窦黏膜有大片状糜烂,其中有三个小溃疡在渗血,血管流出来的血已经是淡血性了。麻醉师测了一个血气分析告诉我血红蛋白是零。我先用血管钳分别夹闭了胃左、胃右及胃网膜右动静脉后开始常规手术步骤。对于一个不需要淋巴结清扫的远端胃大部切除加毕I吻合术并没有太多难度,术后病人送入了外科ICU病房。向ICU医生详细告知了病史及手术情况后又与患者家属进行了沟通,然后写手术记录,又继续在床旁守了半小时,病人一直没有清醒。

  回到值班室,我开始害怕,会不会缺血时间太长脑死亡啊。这个人还那么年轻,此前专注抢救病人都没有考虑那么多,从不失眠的我一晚上几乎没有睡觉。早上7点去ICU发现患者已经醒了,各方面都非常正常,顿时悬着的心落了下来。第二天患者转回普通病房,一周后痊愈出院。

住院总期间类似这样的病例还有很多,这些经历都是一个医生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虽然辛苦,压力很大,但是高强度的节奏换来的是业务水平、沟通能力的全方位提高!痛并快乐着。


  一位80后女生的住院总日记

  急诊科 李莹颖

  当我接到住院总任职通知时,内心是矛盾的,既骄傲又彷徨。骄傲是因为我的能力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认为我可以胜任住院总一职;彷徨是因为我即将开始独立诊断、处理及医治病人,我要承担更多责任。但我清楚地知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决定勇敢面对职业生涯中最辛苦、牺牲最大、最磨砺人的严酷挑战。虽比不上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但以下挑战是每个住院总都必须经历的。

  苦练临床技能

  因为我担任的是急诊观察室住院总,主要面对的是常见急症的诊断和处理,所以在我寝室的书桌上一直放着《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急诊医学》《急诊医学诊断思维》5本书,遇到问题先看书、后查文献,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就是在这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我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对疾病的诊断更加确定了,对疾病的治疗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每当看到病人治愈出院,听到病人对我的赞扬,我的心里都乐开了花,我想这就是一名医生最朴实无华的追求。

  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现今社会频出伤医事件,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真的是医生错了吗?其实很多时候,医患矛盾是沟通出了问题,导致医患之间有所误解,进而矛盾激化。我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看到火种就浇水,绝不让火势越演越烈。当然这绝不是纸上谈兵,是实战能力,经历得越多就越熟练,处理得越多就越淡定。在这里我也想特别呼吁一下,请给医护人员多一丝理解,多一点尊重,多一份信任,医护人员定当竭尽所能救治病患,医患之间需要沟通的桥梁,需要燃烧的正能量。

  耐得住寂寞、学会自我调节

  作为一名80后女生,我也爱美、爱生活,可是在这一年的绝大多数日子里,我都不能和朋友逛街、吃饭、看电影。取而代之的是从早到晚的忙碌,从7:30起床到17:30看别人下班。这期间的工作量自然不用多说,据统计日间接诊病人应该在每天100至150人次。其实20:00到次日8:00才是我的主场,因为从此时开始,我就是科室的灵魂人物。来了危重病人要接诊、120急救人手不够要出诊,抢救垂危病人要现场指挥,来了“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要各级各种报备……

  如果你想美美地睡上一整夜,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别做美梦了”,所以对于住院总来说有一种痛,叫“痛到无法入睡”。即使睡着也会被电话吵醒,即使没被电话吵醒,也会以为来电话了而从梦中惊醒,惊醒以后还要看看手机,确定自己是不是又幻听了。为了给自己的住院总生活找点乐子,我特意把寝室“装修”了一番,贴上了Hello kitty的墙纸,换上了Hello kitty的床单,还买了Hello kitty的水杯和公仔,不为别的,只为给自己添一份好心情,心情好了做起事情来才痛快。


  点评

  艰辛历练 让年轻医生更成熟

  王莉副院长:在住院医生成长为专科主治医生之前,有一年的时间需要当住院总医生,在这一年里,没有白天与夜晚,没有上班和下班,有些学科甚至还需要轮转多个病房以达到综合训练。付出终有收获,每一个经历了住院总医生锻炼的人,都能深深体会自己的成长:在疾病面前能够独立思考了,在患者面前能够淡定处置了,在沟通方面能够应付自如了,在管理方面能够调兵遣将了。正是这样的艰辛历练与成长让这些年轻医生离成熟更近了一步。

  罗树春医务部副部长:当住院总医生是年轻医生成长的重要经历。从单纯做住院医生时的病历记录和诊疗执行者,到成长为独立的思考者和抉择者;见到从未见过的、接触到从未接触过的,这里面有心酸有付出,也有欣喜与收获。

  医院需要要给年轻医生舞台,展示他们闪光的一面,呈现他们永生难忘的经典病例,为同行奉献他们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