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这个成都女护士​厉害了 9年申报80多项国家专利

2017-06-02 11:49

  简易呼吸器挤压装置、氧气管及鼻胃管、输液、穿刺针、引流器具,大小便护理用具,甚至被套床单及病床……

  为了让病人更舒适,病房里这些司空见惯的用具,都被张静进行了改良。今年46岁的她,有着20多年的护理经验,是四川省人民医院外科一片区科护士长,也是四川省护理界的“发明达人”。    

  2008年至今,张静已累计申报了80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4项发明专利技术,其中53项已获得专利证书。


发明达人

灵感来源于患者

  1991年,张静毕业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并留在该院内科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一干就是26年。现担任医院外科科护士长,负责骨科胃肠外科等19个外科疾病病区近400名护士的管理工作。

  “我发明创造的灵感,都是来源于患者,以及多年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的经验和心得。”张静说,2007年她照顾过一位重症肌无力的患者,病人在医院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是出院回家后,需要纯人工操作,24小时不间断按压气囊辅助呼吸。

  病人的儿子告诉她,他们前后请了10多个保姆,每个都做不了两天就走了。“但是,不按压病人就无法呼吸。”通过与病人家属的多次沟通,张静反复实验后,做了一个“简易气囊按压器”,可以设置调频,“每次设置按多少次,就可以自动按。”

  这次帮助病人解决棘手问题的小发明,开启了张静的“发明之路”。


解便神器

已拿到专利证书

  2008年,她早期的专利“人工气道氧气吸入管”,现已转让给厂家。据张静介绍,该项发明源于气管切开上呼吸机的患者。过去,小氧气管容易随着呼吸动度而脱落,且因气道内的水分不够而容易形成痰痂,造成患者缺氧、窒息的风险。对此,张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不断试验,改良后的装置解决了这一问题。

  “卧床式解便装置”是张静2016年研制的,这项创新相当于危重患者或老年人的“解便神器”。在临床上,要把坐便器塞到患者的臀下,必须要护士力气足够大,或者需增加护理人员的参与人数。

  “搬动患者的过程中,也常常使患者难为情、自尊心受到打击,也不利于患者正常解便。”张静说,坐便器重复使用也容易发生病菌传播感染。经过她的研发,躺在床上按一下按钮,床垫就可以开合,便盆也自动升起来。

  病人能够轻松地在床上完成大小便,并完成臀部的冲洗、烘干。目前,该项创新已经拿到了专利证书,并申报了发明专利,等待批复。


自学法律

带头成立发明小组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胃管,必须在病人的鼻子处用鼻胶固定,而且只有一个孔,不方便引流。“这样很不舒服,我研发的一次性新型胃管,有五、六个孔,只需要通过一根绳子,就可以方便地固定在耳朵上。”张静说,而且材料是硅胶的,更耐用,对病人来说更容易接受。

  张静说,从开始有想法到设计草图,最短只需要一周的时间。但从申请专利到临床使用等,往往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胃管申报时间最最快,用了一年,已经有部分医院在试用。”张静拿出了平日堆放在柜子里的一大叠专利证书说,今年还有十余项专利,已通过认证,很快就能收到证书了。

  除了发明之外,张静还自学考取了法学学位。在她看来,护士除了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以外,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对于工作也很有帮助。

  工作之余,她还组织医院不同科的护士们,专门成立了科研与创新工作小组。如今,张静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够看到这些专利内在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效益,支持专利转化,让专利从纸上“活起来”,真正服务临床,造福患者。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