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我们并肩作战

2020-02-19 11:16检验科

      2020年,庚子鼠年腊月,正当全国人民沉浸在喜迎春节的欢乐祥和气氛中时,从武汉传来了未知病毒引起感染性肺炎传播的消息。随着疫情的快速发展,国家各部门高度重视,防控和诊疗被列为全国上下的头等大事。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检验科以绝无仅有的速度,在短短三天内紧急梳理流程,科学规划布置,最快速度地建成了新冠应急实验室,以确保发热门诊和应急隔离病房病人标本的分流与高效检测。

      与此同时,在蒋黎主任、党支部袁红书记和张剑波副主任的倡议下,报名参与应急检验工作的科室老师们在短短两三个小时内就达到上百名,彰显了我们省医检验人在面临挑战时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科室领导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将这项光荣的任务郑重地交到了我们第一批应急小分队6名同志的手上。

      说实话,在接到任务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作为省医检验的一员,能站在抗疫最前线与千千万万医疗同行并肩作战,能为国家抗击疫情尽一份微薄之力,我们是骄傲和自豪的;但作为拥有社会属性和各种家庭角色的我们来讲,我们也是不舍和心酸的。面对年迈多病的父母,年幼的孩子和日日朝夕相对的伴侣来说,不考虑他们的感受是假的。但是,一旦穿上白衣,我们就是战士;身披战袍,我们必须拿起武器为了我们当初立下的誓言勇敢前进,这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2月1日晚上10:30,在我们穿上防护衣的进入应急实验室的那一刻,猛然间我感觉到自己的职业是那么的神圣和光荣,感觉自己的责任是那么的沉重和伟大。此刻的内心没有了恐惧和焦虑,唯有尽绵薄之力帮助患者尽快诊断的渴望。

      我们担心吗?担心!担心的是自己哪一步没有做好,防护没有做到位,为后面接班的同事带来风险,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像强迫症般互相提醒相互关照。我们害怕吗?害怕!害怕自己工作中出现疏忽,给患者和临床医生的诊疗带来错误的指向,所以,三查七对是我们的日常,甚至更加严格。要说工作累不累,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衣,带上足以磨出血痕和伤口的N95口罩,全天24小时,6小时一班轮换作战,比起之前有规律的工作,可以说是累到了极点。但是,每当想起前赴后继奔赴湖北前线的战友时,我们已经感觉很幸福了。因为,有医院和科室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有充足的防护配备,有科室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能在后方守卫,这一点辛苦又算的了什么呢?

      我们这个小分队的6名成员里面,有妻子作为临床专家已赶赴武汉前线的黄燚组长;有时时刻刻坚定信念,随时都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的孙昌瑞;有妻子独自在家抚养不满半岁宝贝的范小明;有夫妻同为省医院职工,面对召唤立即响应的解春宝;有孩子马上面临升学压力,父亲身体有恙的苏杨;也有刚刚工作不到一年就主动请缨的董敏小妹妹。但在繁重的工作中,没有哪一位同事临阵退缩,每一个人都积极主动分担着每一项工作。在这里,我们是战友,也是亲密的兄弟姐妹,心里只想着:只要我多做一点,别的同志就能轻松一点。应急实验室的工作环境非常的拥挤和狭小,穿着厚厚防护服的我们几乎没有活动和休息的空间,但是,就在这方寸之间,我们开展了24小时不间断的新冠病毒核酸样本灭活、新冠抗体筛查、三大常规、生化、输血全套、血气分析、凝血全套、流式细胞免疫分析、细菌培养等一系列针对疑似新冠病人的样本的检测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诊疗需求。

     乌云已经开始消散,春天的太阳已经露出她灿烂的笑容。在全国500多万医务工作者不畏生死,无私奉献的奋斗下,全国抗疫前线不断传来好消息。此时此刻,参与了此次战“疫”一线战斗的我们6位战友感到非常的荣幸和骄傲,相信这会是年轻的我们今生最值得珍藏和回忆的一段工作经历。因为我们光荣地履行了我们为之坚信的医学誓言。一生无悔!


供稿:张剑波 摄影:张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