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输血医学科,设四川省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同时负责四川省临床检验中心输血专业质量管理工作。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8人,其中正高2名,副研究员2名,主管技师11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1名,具备注册医师资格11名;博士研究生2名(含博士后1名),硕士研究生9名。科室人员担任国自然审稿专家1人,国际亚太血型与基因组学协会科研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输血医学科是四川省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科室),履行中国血液预警联盟四川省监测中心职责。

输血医学科工作人员目前担任四川省医学会临床输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名、常务委员1名、委员1名、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青年委员1名;四川省医师协会输血医学科医师分会会长1名、副会长1名;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分会委员1名;中华预防医学会血液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1名;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医学科医师分会委员1名;四川省输血协会临床用血专委会主任委员1名;四川省输血协会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常委1名,委员2名;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输血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1名;成都市医学会输血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1名。

输血医学科与成都市血液中心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组织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及病患家属义务献血,竭力保证血液来源及血液安全。输血医学科拥有国内一流的规范化实验室,配备有全自动血型及交叉配血分析仪4台、专用血清学离心机4台,毛细管离心机1台、血液低温操作台1台,试剂冰箱6台,储血专用冰箱15台、床旁血库系统5套、低温冰柜10台、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3台、冰冻血浆解冻仪3台、-80℃超低温冰箱2台、纯水机1台、液氮罐2个。输血医学科全体人员均经省级以上临床输血岗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输血医学科历年来参加的全国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活动,各检测项目成绩均为满分;2023年3月,输血医学科独立获得ISO 15189认可——截至取得认可证书时,抗体鉴定和IgM血型(抗A)抗体效价等8个项目是全国医疗机构和血液中心中第一家通过国家认可委认可的项目,成为全国获认可项目最多的输血医学科;2023年5月,输血医学科(与临床医学检验中心一起)的输血相容性实验项目获得ISO 17043能力验证机构认可证书;2024年3月3日,输血医学科对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改版后顺利通过CNAS-CL02:2023《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认可准则》认可监督现场评审;2025年3月16日,输血医学科通过认可复评审的现场评审。

输血医学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具备为全院临床科室提供输血相关检测和用血保障的能力。

输血医学科接收实习生和研究生培养,并面向全国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招收进修生。输血医学科每年实施基层医院输血专业人员培训计划,为基层医院,尤其是民族地区医疗机构培训输血专业人才。我院(输血医学科)与4家基层(及民族地区)医疗机构(输血医学科)签订了帮扶协议,提供专业帮扶服务。

科室人员目前担任国自然审稿专家1名,国际亚太血型与基因组学协会科研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1名。近5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基金项目5项,并参与其他国际国内科研协作项目;近5年发表SCI、北大核心等学术论文30余篇,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著作型专利4项;主编专著《输血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范文》《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范文》,参编《中华输血学》等专著10多部;参与起草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制备技术等6个专家共识;负责新技术4项,新项目7项。

输血医学科目前承担全省临床输血型鉴定及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的组织管理工作;作为四川省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所在单位,建立了全省输血质量指标监控体系。近年来,输血医学科在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新技术新项目应用,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临床沟通、交流、监管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以省医院为中心、覆盖全省的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体系,为推动全省临床输血安全、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和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输血医学科核心业务工作主要开展项目包括: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ABO及Rh以外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交叉配血、抗人球实验、抗体效价、新生儿溶血病检测、血小板抗体检测、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药物抗体鉴定和血型基因检测等。输血医学科的智能床旁血库系统为临床提供了高效、安全的供血服务。输血治疗方面,输血医学科开展储存式自体输血、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等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


(2025.3.28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