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能降血脂?
2022-02-10 17:28输血科
有献血科普这样描述:
【很多人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但运动得少,血脂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附在血管壁上,最后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补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也就减少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献血挽救患者生命,无损献血者健康,这是世界性的科学共识。
全球每年有超过一亿人献血,而且,越是经济与科学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国家或地区,参加献血、定期献血的人越多。
今天的话题是另一个维度:如果说献血还能降血脂,在奉献爱心的同时还有助于自己的健康,尤其是不用通过艰苦的饮食控制和加强运动就能“减肥”,小编相信这一定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献血降血脂的理论依据是:献血时采集了一部分含有脂肪的血液,献血后这部分血液被水分替代,从而降低了血脂水平。
果真如此吗?
一般常说的血脂,主要包括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正常值分别为:
胆固醇:110~230mg/dL
甘油三酯:20~110mg/dL
我们来看看献血后血脂会发生什么改变。
假设一个体重70kg的男性献血者捐献了400mL全血。
这位献血者的血容量约为70kg×7%=4900mL,献出的400mL血液约为血容量的8%。
在献血后2-3小时,减少的400mL血容量由水分所补充,血脂减少了8%。
我们可以算出,献血后该献血者的血脂水平为:
胆固醇:101~211mg/dL
甘油三酯:18~101mg/dL
可以看出,理论上献血能将血脂水平降低一点,但作用远小于血脂自身的波动,意义不大。
正常情况下血脂水平波动幅度很大。
血脂一部分来源于日常饮食和肠道吸收,即外源性血脂;一部分来源于肝脏和脂肪细胞的合成,即内源性血脂。甘油三酯为机体提供能量;胆固醇则参与细胞膜的构成,也是胆汁和某些激素的原料。
不管内源性还是外源性,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脂肪都通过血液来运输。血管是人体的交通网,血液在其中循环往复,为全身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脂肪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一个人经常摄入过高热量的膳食而运动不足,从肠道吸收以及机体合成的脂肪远远超出了组织的需要,就会有过多的脂肪在血液循环中无处可去,导致越来越多的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粥样斑块,进一步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这就像不顾市场机制大量制造某种产品却找不到买家,运载货物的卡车在公路上越来越多越走越慢,最后被废弃堆积在路上造成堵塞。
需要厘清的概念是:血液运输脂肪,但并不储存脂肪。血脂高反映了机体的脂肪摄入或合成过多。如果这个“产品生产过剩“原因没有改变,仅仅清除一部分在路上运输中的产品,显然不能解决问题。
而且,这种降低血脂的作用还很短暂。
因为在献血后2-3天,血浆中的蛋白质等成分就已经恢复到原有的水平。
在血液中,胆固醇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在献血2、3天后,不管是负责将脂肪从组织运输到肝脏供利用的“好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还是将脂肪从肝脏运输到组织细胞存积的”坏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都跟之前一样。
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如果真的想通过采集部分血液达到理论上降血脂的目的,那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采集的量要大;
2、采集的频次要多。
全血捐献不可能满足这两个条件。
2014年,一项美国和加拿大的针对663名定期捐献单采血浆者的研究显示,对于血脂基础水平较高(总胆固醇>240mg/dL)且捐献间隔期短(2-4天)的定期献浆者,血液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有降低。
但类似的研究很少,近于孤证。也有相关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研究者也表示,这项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观测指标局限、观测时间短、参与人数少(不到200人完整参与)等。
此外,该研究还可能存在两个重要的缺陷:
1、对于血脂基础水平高的参与者而言,本身就更可能发生血脂降低,也就是说,所观察到的结果可能仅仅是概率上的,这是一种选择偏倚;
2、当要求参与者定期报告血脂水平时,这本身就会导致参与者改变生活和饮食模式,从而影响血脂的改变,导致研究结论失真,这是一种混杂因素。
因此,献血能降血脂,这种说法只能是个有趣的话题,而远非科学的结论。
安全血液拯救生命。献血是一种利他主义的行为,体现的是爱心和公共责任感,献血者都是经过严格征询和献血前检查的健康个体,从这一角度而言,并不需要“献血降血脂“这种宣传。
降血脂没有偷懒取巧的方法,只能是饮食控制和运动,外加不要抽烟喝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成为合格的献血者。
所以,献血让世界更健康。
(本文转载自:上海市血液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