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 同舟共济 战疫日记

“开荒”的路

2020-02-16 09:02麻醉手术中心 护师 宋龙超

(作者:宋龙超,四川省人民医院麻醉手术中心护师,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援鄂移动医院队员)

方舱医院的建立和运转,没有可以参照的经验模式,一切都是新的,如同去沙漠开辟绿洲.......

2月9日

今天紧急开放B仓和C仓,一早接到任务,开始准备,从物资到标示,五湖四海的战友一起,不分你我,短短一上午,理顺所有流程。下午开仓,一批批病人接踵而至,虽然是临时建立的战地医院,但一切井然有序。

建立院感流程,协调防护物资,培训医务人员,检查进仓人员防护标准。从早到晚,送进去最后一批入仓人员,已经晚上9点,才想起自己似乎没离开过帐篷,手术室练就的“五得”,在这里很好的派上了用场。

回到驻地,有专业的CDC老师把守最后的入门关,让我们在酒店住的格外安心。

2月10日

从方仓结束工作后,都乘坐公交车回酒店。武汉夜晚只有几度,但为了安全,必须开窗通风。所以,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路都在回味张学友的“我想和你吹吹风”。

每天六个小时的仓内工作时间,早上七点上班,五点半就要起床,六点从酒店出发,到达方仓,从穿上防护服开始,就进入一级战斗状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或许这样的工作让人紧绷,但武汉人民的热情和好客,让方仓不再像沉闷的医院,打太极,跳广场舞,我们认为应该会很悲观的病友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和乐观。仓内的条件或许很苦,但坚强的武汉人却能苦中作乐,相信武汉会早日恢复健康和朝气。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光头,也许也是最后一次,仅以此组照片来留念我逝去的美好发型。昨天看到新疆团队一百多个女护士集体减了光头,我决定今天正式也加入光头团队。剪发是一种态度,剪光头是一种心理挑战,也是对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的“光头”。

2月12日

开荒第二天,物资缺乏,人员紧张,流程管理亟待完善,病人的治疗以及医务人员的防护一个都不能拉下,群策群力,制定标准和流程,这是当务之急。

再次开荒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武汉客厅方舱的经历。大家团结一心,配合默契,快速的在一个战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流程,如今大家听从命令,各自到了新的方舱,虽然别离让人难过,但我们一起奋战的经历和经验却让我们在新的战场更加的得心应手。

不过疲惫工作后,后勤的老师给予充足的物质保障和基础生活设施保障,让我们相当暖心。经历了一周的寒冻,今晚终于可以开空调睡觉了,疲惫一扫而空。加油,继续努力。

2月13日

今天是入驻汉阳方舱医院的第三天,病人数量已接近千位,方舱基本满员,基础设施以及防护物资经过两天的努力,已基本到位,但入仓人数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步增加,管理小组紧急会议,每个队员都信心满满,相信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现场督导,张贴标示,跟专家学习,战时的院感是最难处理和制定的,但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大家共同努力,相信我们可以做到医务人员的零感染。

这几天陆陆续续收到各种口粮、物资,真的很感谢你们,让我们在武汉也可以吃到家乡的味道。有你们的支持,相信这场战役一定会早日胜利。

“开荒”之路虽艰难,但我们四川省人民医院的援鄂医疗队是一支勇往向前的队伍,相信“绿洲”就在不远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