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 同舟共济 战疫日记

假如我能看得见

2020-03-18 10:14呼吸与内科危重症护师 税高

(作者:税高,我院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呼吸与内科危重症护师)

《圣经》说:“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在隔离病房里,就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虽然有残疾,又受着病毒的折磨,但是在隔离病房的日子,却让我看到他们内心的光亮。

初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五病区,最先引起我关注的是一位60多岁的盲人罗婆婆。坦白来说,刚开始我们的相处并不十分融洽,一是因为我们初来乍到,面对陌生的环境、病员人数骤增、危重患者多,确实需要一定的缓冲期来适应,往往不能及时满足病员的所有需求;二是面对特殊的疫情、隔离病房的压抑,让患者心里难免会产生情绪。但是,在隔离病房内一个多月的相处,婆婆对我从陌生、不信任、抱怨,到后来的亲切、依赖,甚至听见我的脚步和声音就能辨识出是我。罗婆婆今日顺利出院,我感到非常开心,回想起这段在隔离病房的日子,我觉得最幸运的莫过于我们已经成为了点亮彼此心中的人。

记得刚上班的时候,到了罗婆婆服用口服药的时间,我走进病房,看见婆婆正躺在床上休息。我便问:“婆婆,还没有吃口服药吧,我来帮你拿药。”罗婆婆说:“还没有,我马上吃。”我过去就想帮她摆口服药。她却说:“不用,我自己来,你不要动我的药,我知道该怎么吃。”罗婆婆语气坚决,一如她坚强的意志力一样。我非常好奇她是怎么区分各种药物,于是就站在床旁静静的看着,看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助她。婆婆非常熟练地打开抽屉,里面从左到右摆好三盒药,她的手总是可以准确的拿出每一盒她需要的药品。她边拿药边和我说:“这一盒是一天三次,一次2颗;这盒是一天两次,一次一颗……”

我感到很吃惊,立即查看口服药摆药单,完全正确。再看着她娴熟的打开水瓶盖、倒水、吃药,一切操作和常人无异。这一幕太让我吃惊了,敬佩感油然而生。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和罗婆婆逐渐熟悉,常常看到她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我就主动找她聊天。我了解到,原来婆婆1993年由于视网膜脱落已经失明二十七年,但是还坚持在工厂做了三年的信封。罗婆婆还说,自己在家生活基本自理,除了做饭其他事情都是自己完成,说着她用手指着他身上的毛衣说:“这件毛衣是我眼睛看不见以后织的呢”。那一刻,我看见婆婆那充满岁月的脸上,洋溢着的坚毅的笑容。因为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散发着独特又令人感动的美丽光芒。

回想起在武汉工作的这一个多月,我们共同经历了最初的困境和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工作流程逐渐改善,护理质量逐渐提高,我也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和病人沟通。我常常主动到罗婆婆床旁关心她,询问她需不需要帮助,及时协助她上厕所。罗婆婆的病情也在逐渐好转,咳嗽咳痰减轻了,心电监护停掉了,静脉治疗终止了,平时只用常规服用一些口服药,等待着鼻咽拭子转阴,出院便指日可待。

罗婆婆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她的心情也越来越好,对我们的信任和感谢也一天天增多。婆婆告诉我:“现在我都是自己摸着走到厕所,走了这么久,我都非常熟悉了,我尽量不给你们添麻烦”。那一刻,我的心融化了。

今日罗婆婆出院,其他住院患者病情也在逐渐好转,我们对战胜疫情也越来越有信心。

在患者眼中,我们是给他们带来生命和希望的白衣天使。殊不知,在这严重的疫情下,在隔离病房里,患者和我们都是并肩作战的亲人。我们给予他们治疗和护理,关心和照料,他们也回馈给我们理解和感恩,给予我们最大的肯定。是他们让我们更深刻的明白,病痛并不可怕,残疾也不是障碍,只要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积极乐观,向着目标和希望不断努力,世界便充满了光明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