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移位术,13岁少年左手瘫痪6个月后迎来新希望!
2024-12-20 10:00骨科
近日,骨科接诊一位13岁患儿,半年前骑马时不小心摔落,左前臂骨折,左侧手臂没有感觉也无法活动,整个左上肢瘫痪(即左侧臂丛神经损伤)。在当地医院做了骨折手术,限于当地医疗条件,臂丛神经损伤无法进行有效治疗。受伤后患儿左手臂失去功能,连日常的穿衣洗漱等简单动作都无法完成,需要健侧的手来帮助。臂丛神经根性损伤后神经无法自行恢复,传统治疗手段对此类病症的恢复效果有限。6个月后患儿的手仍然没有任何感觉和功能的恢复,为此,父亲带着他四处求医,听说四川省人民医院可以治疗该类疾病,患儿辗转来到我院治疗。
臂丛神经就像人体上肢的 “电路总枢纽”,负责传递大脑与上肢肌肉、皮肤之间的各种 “电信号”,指挥上肢完成各种复杂动作并感受外界刺激。一旦臂丛神经受损,就可能导致上肢部分或全部功能障碍,上肢瘫痪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骨科肖成伟博士团队在对患儿病情进行详细评估与深入研讨后,在胡豇主任的指导下,决定采用椎体前路健侧 C7 神经移位术这一前沿技术进行治疗。该技术需要把健侧手的一根神经完整切取下来,然后移位支配瘫痪的手。切取健侧手的神经后,对健侧手的运动和感觉功能不产生影响,不遗留后遗症。手术过程中,肖成伟博士、张坤博士通力合作,凭借精湛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精细操作,成功地将健侧 C7 神经移位至患侧,重建神经通路,以期望恢复瘫痪手的部分功能。
此次手术的难点在于手术部位解剖结构复杂,神经纤细且功能重要,对手术操作的精准度要求极高,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神经的修复需要在显微镜下连接。凭借在该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默契协作,骨科肖成伟博士团队成功攻克了这一难关。
术后,患者儿恢复状况良好,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切取神经后的右侧肢体感觉运动良好,未受到任何影响。目前,医疗团队正在密切关注患者手部神经功能的逐步恢复情况,并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通过后续系统的康复训练,患者瘫痪手部有望逐步恢复部分运动及感觉功能,极大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健侧C7移位术的原理是通过手术将健侧 C7 神经切断然后移位到患侧,是为了利用健侧的神经纤维来代偿患侧受损的神经功能。当健侧 C7 神经与患侧神经连接后,神经冲动可以从健侧沿着新的通路传导到患侧。比如,手部的运动和感觉信号原本在患侧的神经通路中断后无法传递,通过移位后的 C7 神经,就好像搭建了一座 “桥梁”,使得信号能够绕过受损的部分,重新到达手部肌肉和皮肤的神经末梢,从而恢复手部的部分运动和感觉功能。